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
TUhjnbcbe - 2021/2/10 18:48:00

      

        

          

            

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可导致语言发育迟缓,行为和心理社会相互作用困难,以及学习成绩差。

研究证实,早期识别和干预对语言发育的益处。与9月龄后确诊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儿童相比,9个月龄前确诊患儿的感受性语言和一般语言能力更好。因此在婴儿期检测到听力损失,可以启动干预,从而改善语言、认知、行为和学业结局。??????????????????????????????????????

      

        

          

在美国,先天性儿童听力损失发病率为每年的个婴儿中有1~3个。

        

      

    

      

    

在我国年,卫生部正式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启动。大部分城市都会在宝宝出生一周内进行听力筛查。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率依然较低,各地工作开展情况极不均衡,严重制约了我国听力残疾儿童的及时发现和康复。

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宝宝生下来后听力筛查的流程。

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均采用二阶段筛查,分为初筛和复筛。

正常分娩新生儿和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新生儿采用不同的筛查方案和流程。

初筛-出院前

小宝宝出生后,在出院前进行第一次筛查,一般采用耳声发射(OAE),简便、快速、无创、结果敏感,成本也比较低。家长放心,此时宝宝只会感觉耳朵被软软的东西塞住了,这种感觉处于美梦中的他并不一定会感觉到。

复筛-42天

初筛“未通过”,别急着再做一次。如果胎脂、羊水等干扰因素未除去,相隔时间太近,结果可能不会变。但家长务必记得等宝宝出生到42天时进行复筛,一般采用OAE+AABR两项测试。在等待复筛的期间,家长可以给宝宝听轻柔的音乐,刺激听觉系统的发育。

诊断-3个月内

复筛“未通过”,应在3个月内进行详细的医学和听力学诊断,包括完整听力检查:声导抗、OAE、ABR等,争取尽早明确诊断。

干预-6个月内

凡符合听力损失诊断的婴儿,应在6月龄内积极接受干预(如助听器、人工耳蜗等),不错过宝宝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摆脱“十聋九哑”的魔咒。

跟踪和随访

凡是已经通过筛查的宝宝,家长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对具有听损和语言发育迟缓高危因素的婴幼儿,跟踪和随访很重要,每年至少1次直到3周岁。

对于NICU的新生儿,因其听力损失的患病率要较正常新生儿高得多,更重要的是诸如听神经病等神经传导障碍疾病大多集中在此,所以初筛时首先用AABR筛查,以免OAE的假阴性(听力不好,检查却通过)。对未通过AABR测试的新生儿,不再进行复筛,直接转入诊断程序。

划重点

出生1周完成听力筛查

初次筛查没有通过在出生42天时复筛

复筛没有通过在出生3月内完成听力诊断

出生6月内进行听力干预

相关阅读

宝宝听力筛查没通过怎么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