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新生儿皮疹护理小课堂
TUhjnbcbe - 2021/2/24 5:42:00

新生儿皮疹护理小课堂

新生儿的皮肤十分娇嫩,在日常护理中我们的新手妈妈们是不是经常发现宝宝皮肤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呢?下面我们就科普一些护理小知识,帮助宝妈们应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新生儿皮疹问题!

新生儿粟粒疹

常见于出生婴儿,如针尖般大小的白色或*色小丘疹,单触摸时感觉较扁平,是宝宝一出生自带的。小疹子常出现在新生的鼻子尖上、鼻子两侧、脸颊处额头上等。粟粒疹通常于出生后2~3周便会自然消失,无需特殊治疗及护理。

新生儿红斑

新生儿红斑多发于出生后的4天之内,即一些针尖大小,呈白色或*色的丘疹,周围有一片红斑包围着,无需特殊治疗,一周左右便可自行消退。

新生儿脂肪粒

脂肪粒约针尖大小,看起来像一个小白芝麻,一般在脸上多见,也可能出现在宝宝身上的各个部位。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这种脂肪粒就会逐渐消失,一般来说1~2月就会消失;但有的宝宝可能脸上会经常出现消失了又长出来的现象,不用过于担心,这并不会对宝宝造成什么损伤。宝宝脸上长了脂肪粒千万不要用手或者用针去刺激,脂肪粒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但如果刺激的话可能会引起局部炎症。

新生儿尿布疹

尿布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有时伴有红斑或丘疹,如果治疗不及时甚至还会出现糜烂渗液引起局部皮肤感染,给宝宝带来痛苦。主要原因有:①相对封闭的环境。②大便和尿液的污染。③尿不湿材质和摩擦对皮肤的刺激。对于尿布疹患儿,由于自身无法表达,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重视,要做到:①及时更换尿布并选用透气性较好的尿布,保持臀部干燥避免细菌的滋生。②发现宝宝大小便后及时处理,对于较为粘稠的胎便更要清理干净。③若局部皮肤发红有渗液,可以用护臀油保护皮肤黏膜。

新生儿湿疹

湿疹是临床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应性皮肤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反复等特点。是新生儿常见炎症性皮肤疾病,以红斑、水疱、丘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多种皮疹及渗出倾向,且湿疹皮损部常伴瘙痒难耐症状,加之宝宝常会挠抓皮损部位造成皮肤溃烂、结痂,严重将出现营养不良、腹泻等,严重影响健康。新生儿湿疹发病机制复杂,通常是由于日常饮食或接触物质造成的不耐受或过敏所致,而发病后一旦遇热、遇湿均会加剧新生儿湿疹的临床症状。湿疹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脂溢型: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覆有油腻的痂,头顶是厚厚的*浆液性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称为脂溢性湿疹。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自愈。

2、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肥胖的婴儿,两颊可见对称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有小水疱及红斑连成片状,有破溃、渗出、结痂,特别痒以致搔抓出带血迹的抓痕及鲜红色湿烂面。如果治疗不及时,可泛发到全身,还可继发感染。

3、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的小儿,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我们又称为干性湿疹。

如何应对顽固的湿疹伤害我们的宝宝呢,我们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①母乳喂养者,母亲不宜食辛辣、燥热、鱼腥、牛羊肉等发物食品,勿吃容易引发湿疹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宝宝忌添加虾、蟹、鱼等易过敏食物。

②保持宝宝皮肤滋润:洗澡水温不能过高,尽量少用化学洗浴用品,忌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痂皮较厚者,宜先用消*麻油湿润,再擦掉痂皮,切勿硬性剥除。

③让宝宝远离刺激物和过敏源:例如香水香精、刺激性的肥皂、粗糙的服装(包括羊毛织物)、极端的温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过敏源包括动物皮屑和唾液、灰尘、花粉和霉菌。

以上是关于“新生儿时期宝宝常见的各种皮肤问题”的一些解析,不知道宝妈们有没有get到呢?为了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共同努力吧!

End

以上所有宝贝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生儿皮疹护理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