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在4%左右时,
出生缺陷就成为很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
也是出生缺陷和残疾高发国家。
我国每年至少新增万例的出生缺陷,
占出生人口的5%。
严重出生缺陷患儿中,
除20-30%经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生活质量外,
约30-40%在出生后死亡,
约40%致残,
使全国每年新增残疾儿童约几十万。
每年主要出生缺陷患儿的治疗费高达数百亿元,
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费用高达数百亿元,
给国家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约数千亿元。
残疾儿承受的心理和身体的痛苦,
给家庭带来的精神压力和创伤,
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出生缺陷已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年8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中央《决定》将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列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内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将出生缺陷防治列为优先主题。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