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都知道ldquo便便rdquo是
TUhjnbcbe - 2021/3/23 16:04:00

大便是宝宝健康的晴雨表

婴幼儿期宝宝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喂养方式和食物种类也经常变化,因此,很容易发生消化道疾病。宝宝大便情况的改变通常可能是宝宝消化系统问题的预警信号。

婴幼儿各时期的正常大便

01

新生儿的大便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出墨绿色(有的说法是黑色)的、粘稠的、无臭味的胎便。早产儿由于胎便形成较少,肠蠕动乏力,通常胎便排出延迟,若排出延迟超过24小时,须排除消化道畸形。胎便可在3~4天内排完,此后,大便颜色逐渐呈*色。

02

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

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呈软膏状,大都为全*色或*色,偶尔呈淡绿色,可见到奶瓣,无明显气味或略有酸味。母乳具有轻泻作用,所以1天10次大便不算异常;母乳容易消化吸收,所以10天1次大便也很正常。

03

配方奶喂养宝宝的大便

奶粉喂养宝宝的大便呈泥状,大都为淡*色或*色,偶尔呈淡绿色,可见到奶瓣,无明显气味或略有臭味。奶粉喂养宝宝比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次数一般要少,通常1天1~4次。

04

混合喂养宝宝的大便

大便的性状、颜色、次数等都介于母乳喂养宝宝和奶粉喂养宝宝之间。

05

辅食添加后宝宝的大便

辅食添加后宝宝的大便逐渐成形,大都为*色或褐色,也可呈现吃入的某种食物的颜色,可见到未消化的食物颗粒,有(氨)臭味。辅食添加后宝宝的大便次数并不一定,1天1次或1天3~4次均有可能。

06

正常用餐后宝宝的大便

正常用餐后宝宝的大便基本成形,大都为深*色或褐色,偶尔可见到未消化的食物颗粒,(氨)臭味较之前加重。正常吃饭后宝宝的大便次数可能较之前会减少,排便逐渐规律。

大便的气味

酸臭味:辅食添加前宝宝的大便会略有酸味。如果大便有明显的酸臭味,可能因为进食了酸味的食物,或者吃了脂肪类和淀粉类食物后消化不良。

腥臭味:腥臭味的大便通常可能是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的表现。腥臭味明显的大便通常表示消化系统有出血。

臭鸡蛋味:出现奇臭无比的臭鸡蛋味大便,通常与蛋白质摄入过多有关。

大便的颜色

黑色:黑色食物和铁剂或含铁丰富的食物容易让大便变黑;胃和十二指肠出血,量又不是很多,大便也会呈现黑色。

绿色:绿色食物、铁剂或含铁丰富的食物、过度喂养或饥饿都会让大便呈现出绿色。绿色泡沫状的大便可能与乳糖摄入过多有关,也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绿色稀便可能与感冒受凉有关。

红色:首先要考虑是否进食了大量的红色食物。如果红色在几分钟内自然褪色,可能是正常脱落的肠黏膜;如果红色在几分钟后逐渐变黑,考虑是出血问题。若血液和大便混在一起,多考虑是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也会呈现红色;若血液只是附着在大便表面,要考虑是息肉、肛裂。

灰白色:出现白陶土样大便,可能存在胆道阻塞。

大便的性状

01

油油的

提示食物中的脂肪过多。

02

蛋花汤或水样

通常提示存在感染。

03

有血丝

如果血丝附着在大便表面,常常由于肛裂所致。如果大便中混有少量的血丝,没有发热或伴随低热,可能伴随皮肤和呼吸道过敏症状,首先考虑食物过敏引起。

如果稀水样便混有少量的血丝,可伴随发热,大便常规检查结果偶见红/白细胞,考虑病*感染。恶臭的脓血便,大便常规检查结果中白细胞高于15~20个/HP(高倍视野),同时伴有红细胞,有伴随发热,可能为细菌感染性肠炎。

如果泡沫样便或稀水样便混有少量的血丝,没有发热或伴随低热,伴有腹胀、腹痛、排气等症状,且腹泻已超过1周以上,考虑可能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如果大便中带血丝,伴严重的哭闹,甚至呕吐,但没有发热,需要考虑肠套叠。

04

有黏液

如果正好有呼吸道疾病,可能是进入消化道的疾液。如果正好是在辅食添加阶段,也可能是蔬果类食物摄入量太多了。若黏液伴有脓血,提示可能有细菌感染。

05

有泡沫

常提示食物中的淀粉或糖分过多。宝宝长时间哭闹,吞咽下大量空气,大便中也会混有泡沫。当发生一些感染性疾病时,也会出现泡沫样的大便。

06

有奶瓣

正常大便偶尔会有奶瓣。过度喂养、当宝宝摄入了超过自身消化能力的奶时,大便中会有奶瓣。当奶粉冲泡过浓或换奶粉后宝宝对新奶粉不适应时,大便中也会出现奶瓣。

07

有未消化的食物颗粒

正常辅食添加过程中大便中也会有未消化食物颗粒;过度喂养或者某种食物摄入过多,或者食物做得不够细软宝宝无法消化时,大便中都会有未消化的食物颗粒。

大便常规报告单

宝宝生病以后,除了做血常规检查,有的时候还需要做大便常规检查。现在我们来讲讲大便常规报告单该怎么看。

大便常规报告单以“-”代表结果正常,以“±”代表结果可疑,以“+”代表阳性,并且从“+”到“++++”表示递增的严重程度。

若大便有黏液、脓血,大便常规白细胞和/或红细胞10~15个/HP(高倍视野),结合病史可考虑为细菌感染,并须做进一步的大便培养和药敏检测。

若大便呈稀水样,大便常规未见或偶见红/白细胞,结合病史可考虑为病*感染或并发乳糖不耐受。

TIPS:大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标题

1.将新鲜排出的大便,取指甲盖大小,放进干净的小盒或保鲜袋内,1~2医院检查。

2.1次大便常规检查不一定能确诊,必要时应做多次检查协助诊断。

▍来源:儿科护理;图片:百度图片

点亮,告诉大家你也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都知道ldquo便便rdquo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