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刚生了娃,前两天到家里去看她,正巧碰上闺蜜在给宝贝换尿不湿。只见娃他爹接过尿不湿,正准备扔到垃圾桶里,突然闺蜜阻止了他——
不要扔,我还要看看!
作为一位新晋宝妈,闺蜜对宝宝事无巨细的那颗心是粗线条爸爸所不能理解的。即使是令人作恶的粑粑,她也能研究个所以然来。
同样的,在护妈的妈妈群里,一位妈妈刚上传一张沾满粑粑的尿不湿照片求助,立马十几个宝妈围观过来,从粑粑的颜色、形状、稀稠度等各个方面进行剖析!
在后台也经常会收到很多宝妈发来的各种便便的照片,以及关于便便的各种问题:
宝宝为什么会拉绿便便?
这屎怎么这么黑?
什么样的大便是不对劲的?
......
面对每天后台层出不穷的“便便留言”,今天护妈就给大家扒一扒如何识别正常和异常的便便~
便便的颜色
关于便便的颜色,妈妈们可以通过来判断一下宝宝的大便颜色是否正常?
1.如果宝宝的粪便淡*色、灰白色等(大便卡编号1-6),表示粪便中没有混合胆汁或胆汁滞留体内,属于不正常的状况。
2.宝宝出生后排便频率高,若宝宝的粪便颜色呈现*色、绿色(大便卡编号7-9),表示宝宝能将胆汁顺利排泄出去,为正常的状况。
3.绿便:只要性状正常,孩子无异常表现,正常发育则可以视为正常大便。
小贴示
如果宝宝长时间出现异常便便颜色,且伴有*疸现象,就要怀疑是否有胆道闭锁或胆汁滞留的问题了,医院检查。
便便的形状
关于便便的性状,妈妈们可以参考,从形状进行判断,宝宝的便便是否正常?
第1型和第2型:表示有便秘;
第3型和第4型:是理想的便形,尤其第4型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状;
第5至第7型:有腹泻的可能。
当然,除了看大便的性状外,还需要观察宝宝在排便时,是不是伴有疼痛(可能会弓起背,夹紧臀部,而且哭闹);大便混有血丝;宝宝胃口差、有间歇性的腹痛或者腹胀等,通过综合判断来考虑宝宝是否发生了便秘。
喂养方式
除了以上两方面,我们还要知道不同喂养方式的便便是有差异的?
●胎便:墨绿色,稀糊状,一般在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出;
●母乳喂养儿大便特点:粪便呈*或金*色,均匀成膏状,或带少许*色粪便颗粒,偶尔稍稀而略带绿色,不臭,有酸味;
●配方奶粉喂养儿大便特点:粪便呈淡*色或灰*色,较干稠,有明显的臭味;
一提到宝宝的喂养方式,宝妈宝爸们脑门上肯定又是一堆问号。孩子的第一口粮,妈妈们肯定想让宝宝吃好,那么「母乳喂养」肯定是最好的方式。
宝宝吃得好,睡眠也会好,如果养成了好习惯,新手妈妈自然会比较轻松,那么,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休息,促使妈妈的产后身体恢复。
但是,在实际喂养过程中,新手妈妈们会发现,简简单单的喂奶,却让我们焦头烂额、应接不暇!特别是新生儿喂养知识缺乏,更是让新手妈妈手足无措。
母乳到底一天喂几次合适?
奶水不够怎么办?
宝宝到底有没有吃饱?
......
这一次,我们邀请到了浙江大医院主任护师叶芳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堂生动的课程——《母乳喂养全攻略》。
叶芳老师还是国际认证的泌乳顾问、浙江省母乳哺育公益会的会长,她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解答大家在母乳喂养时遇到的各种问题。
▲长按
都说女人当了母亲后会有很大的改变,这话真是没错。之前,许多女人不要说闻着屎臭吃饭了,就算是吃饭时听到有人说到“屎、尿”之类的字眼都会吃不下去。可是,生下宝宝后,新妈妈们甚至可以一边端着饭碗,一边研究宝宝的便便。这就是新生宝宝的魔力,他可以让你完全忽视大便的臭味,只关心宝宝的健康。
给宝宝把便时,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大便的颜色
医院新生儿科徐烈媛主任称,新妈妈在宝宝发育生长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宝宝便便的颜色,因为它是宝宝向你透露自身健康的方式。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宝宝大便的各种颜色和妈妈们需要警惕的宝宝便便颜色。
1.宝宝大便的颜色
宝宝大便的颜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便便的颜色在各个阶段均会有所不同,新手爸妈不必因此而感到奇怪。
新生儿胎便:墨绿色
刚生下来的宝宝,出生后12小时内会拉出胎便。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分泌物等组成。
特别提示: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宝宝进食延迟有关。
过渡期大便:*绿色
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绿色。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颜色,然后逐渐进入*色的正常阶段。
特别提示: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吃辅食后的大便:颜色较暗
宝宝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宝宝辅食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的便性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变得颜色较暗。大便的颜色有时会与食物颜色有关,妈妈不必为之担心。
特别提示:吃较多蔬菜、水果的宝宝,答辩会较蓬松。如果吃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会因为蛋白质消化使然,大便比较臭。
2.需要警惕的“坏臭臭
通过观察宝宝便便可以初步判断宝宝的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宝宝出现下列情况时,新妈妈一定要高度重视:
新生儿24小时不排便
新生儿若24小时都没有排便,新妈妈医院检查。
应对措施:请医生检查宝宝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新生儿灰白便
宝宝从出生起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没有*色,但小便呈*色。
应对措施:赶紧去看医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
豆腐渣便
大便稀,呈*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应对措施可能是患有霉菌性肠炎,患此症的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宝宝有上述症状,医院就诊。
绿色稀便
大便次数多,量少,呈绿色或*绿色,含有胆汁,带有透明丝状黏液。
应对措施:这是由喂养不足引起的,这时只要给足营养,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油性大便
大便呈淡*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
应对措施:这表示食物中脂肪含量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宝宝,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喂低脂奶等。
蛋花汤样大便
宝宝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
应对措施: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液配稀些。
臭鸡蛋便
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
应对措施:表示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者蛋白质消化不良。应该注意配奶浓度以及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
水便分离
大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大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
应对措施: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医院就诊,并应注意宝宝生活用具的消*。
医院儿科专家
徐烈媛新生儿科主任医师
医院新生儿科专家,毕业于贵阳医学院,擅长于各种新生儿及儿科疾病的诊治,率先于铜仁市开展并推广新生儿静脉营养、桡动脉穿刺、新生儿CPAP等临床工作,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过8篇文章,曾获铜仁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参加过“第三届上海国际新生儿医学论坛”等医学论坛。
医院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