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Du—
一起做·刚·刚·好·的父母
读《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第三章婴儿期:开始种下亲密基因(下)
文
三一冰
其实这一章有很多小点,作者并没有非常具体地展开,如果展开来,每一点都是可以独立成章,就比如吸手指或安抚奶嘴,我们上一篇就可以聊很多,但还是有漏掉的地方,而有些点如果让宝妈来写,那相信就有更多的内容,毕竟与宝宝呆在一起的时间更长。现在再读婴儿期的内容,也让我想起小A与小B的小时候。下面就先把要点补一下:
晚间作息规律的重要性:
宝宝越放松就越容易按时睡觉,并很快入睡,所以规律的作息可以让宝宝产生舒缓效果,让他们感到安全稳定。作者建议要养成固定的程序早早开始,简单来说:先洗漱换尿布,再换睡衣,玩些游戏但不要过度兴奋,睡前故事,道晚安,播放舒缓音乐或者打开白噪音机,告别时说“妈妈爱你,明天早上见”或“做个好梦,我们都爱你”。
当你遇到一些不眠之夜时,很可能是宝宝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著名儿科医生布雷泽顿发明了个词:转折点。用来形容当孩子在某个发展领域里突然发生飞跃的时候,往往会在其他方面发生倒退。因为转折点会扰乱孩子的行为和习惯,所以很可能会给家长们造成困扰。作者提醒我们当你的宝宝让你彻夜难眠时,有可能将有惊喜在早上等着你。
带婴儿外出:
关键就是提前计划,了解好自己宝宝的作息特点,在宝宝心情好时外出一定比心情不好时好带,有的宝宝在婴儿车里就可以睡得很好,那就更没什么问题了,只要带好宝宝必须的用品就可放心外出约朋友或逛商场了。婴儿在公众场合哭闹并不是就意味着他们不喜欢出门,因为他们在家里也会哭闹。
作者认为在宝宝还不会走路或说话时是带宝宝出去旅行的最佳年龄,就是要带好宝宝的装备:便携式婴儿床、哺乳用具、衣服、毯子、零食、玩具等。
如何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
最早出现分享焦虑会在婴儿6个月大时,而对于大多数宝宝来说,在十三到二十个月之间最难受,因为这个阶段他们会意识到自己是个完全独立于父母之外的个体。分离焦虑在你还没迈出门槛时就开始酝酿了,你越不放心离开宝宝,宝宝也会越发忧虑。
分离焦虑有许多表现形式:如与爸爸妈妈分开睡时夜间有可能哭闹;有的宝宝只要妈妈抱,不让其他人抱;送孩子去幼儿园那场景更是让父母揪心,那种哭更让父母放不下,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好消息是分离焦虑总会过去,而且有办法控制,作者也提供了几个方法:
1,提供一个过渡性的物品,鼓励孩子依赖一个过渡性的物品,如可以抱的毛绒玩具、毛毯等。
2,用频繁的短暂分离来让孩子逐渐适应。
3,高高兴兴地离开。就是要让宝宝知道,而不是偷偷摸摸地走,可以让宝宝忙于一个有趣的活动来分散注意力。
4,不必内疚。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我们和孩子都会熬过来的。
开始与人交往:
可以建立一个小组,就是几个同龄孩子的家长一起带娃,父母间可以交流,宝宝们也可以一起玩,开始他们早期的社会交往。这样也有利于父母之间的互助,毕竟养育孩子和操持家务等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有朋友一路同行,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让宝宝尽早学会向家长求助,在不会说话之前可以用手语,当开始理解语言时,作者教会她的孩子说“帮帮我”,就是当孩子需要你的帮助时,走到他们的身边确诊感受:“你遇到麻烦了,需要帮忙吗?”每当听到宝宝哭的时候,都可以向他们重复一句话:“帮帮我,妈妈帮帮我。”当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时,做父母的也会轻松许多。当妈妈去上班时,还可以选择托管来帮忙,一个快乐而自信的妈妈无论工作与否,都会养育出幸福而有安全感的子女来。
本章的最后作者提醒到:在每一个发展的关键阶段,孩子都对父母有着完全不同的需要,所以孩子在生命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断开和父母的联系。父母了解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对孩子和父母都有好处,没有一个孩子会在被父母忽视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PS:睡眠问题可以独立成篇,有空再具体聊,不同的宝宝需要不一样,我们家的两个都是睡渣,上面作者给的建议好像一开始就可以分房睡的节奏,我们就没办法了。
说到分离焦虑,医院开始,在新西兰的婴儿是必须要有自己的婴儿座位的,当我们出院时他们就放在婴儿提篮中固定在后座,而不是老板(老婆)抱着,当小B上了车也就一路哭回家,我们只好保持一直和他说话,我想如果住得再远点,我开车都会崩溃。
小B在1周岁前就是只让妈妈抱的,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小A就会让我抱,当小A跟我睡时,早上我起来去上班,有时正好出门,她醒了叫我,说不要去上班,那段时间我就经常迟到,本来刚好的时间,再回头抱抱她,跟她说再见也就只好迟到了。
关于带宝宝出去旅行,这是个好提议,尤其是母乳的,那就更方便了,准备好一些必备品就可以出发。小A三个月时我们出去自驾了一次,一场真正的说走就走的旅行,老板十分不满意我的准备,因为只是定了出发的时间,住宿与具体路线都没有提前计划的,到了一个点先去订住宿然后再准备下一站,从奥克兰开到了惠灵顿。得出一个结论:可以带宝宝去旅行的,自驾是比较方便的选择,可以一路走走停停。还有一点就是大家很可能只是嘴上说说:喜欢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记得那天出发,我们把车后备塞满,天还下着大雨就上路了……
就先简单补充这些吧,最后要相信作者所说:不论工作与否,自信的父母都会养育出幸福而有安全感的子女来。作者并没有在这里讨论什么叫“自信”,如果觉得自己不够自信,可以先从微笑开始练习,笑着过生活就是自信,你的孩子也一定能从中学到。
第篇原创文
—37Du—刚刚好~~~遇见你—37Du—
SEVEN有话说:
育儿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不同的建议让当父母的产生焦虑,可以先简单了解一下“焦虑”,推荐之前整理的:五种方法让你轻松控制焦虑阿尔伯特·埃利斯(--)写的《控制焦虑》,他是20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本次推文的第二篇是一条简单的硬广,如果需要新兰的奶粉代购可以点击看一下。
推荐阅读:
五岁了还在吸手指,怎么办?毛绒玩具与毛毯对小宝宝们的意义如何种下亲密的基因,孩子需要的是你,而不是玩具!三一冰刚刚好遇到你?我一定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