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对母体的依赖性较任何其他幼兽大得多,若无成人照顾,根本不可能健康成长,极易死亡。因此,婴幼儿最早与外界建立联系的对象是母亲。母亲是她生存的支柱,也是学习的第一个对象。约半岁左右,婴儿能认识母亲,看见母亲时表现愉快。
1岁以后,随着语言能力、手的活动能力及直立行走能力的发育,儿童独立行为的倾向逐渐增加(如要求自己吃饭、自己走路),并开始能把自己与外界环境区分开来,有了自我意识,这种独立行动为儿童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岁末的儿童已能自己吃饭、穿简单的衣服、多数以能自己控制大小便,而且有目地的活动逐渐增加,可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如给布娃娃“喂饭”),进行一些最原始的学习(如2岁时可学会画直线或圆圈,3岁时可画十字),做一些简单劳动(如洗手、抹桌子)。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短暂地集中注意力,能暂时记住一些简单的事情,开始有一些简单的思维活动,并可以短时抑制自己,出现一些意识行为,但情绪极不稳定,常常喜怒无常,易哭、易笑。此时儿童开始有了简单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有了自己的喜恶,例如:与母亲等亲人在一起表现愉快,而看见别人的痛苦会表现出同情。这种能力与成人的培训密切相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