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婴婴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原新生儿科及儿童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交大医学院儿科系。擅长新生儿及婴儿常见疾病的诊治,婴儿喂养及食物过敏的指导,围产期溶血症的处理等。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身长(身高)增长约25厘米,体重增加约6-7公斤,从一个只会躺着哭的小不点长成一个能站立走路、能开口叫妈妈的大宝宝。这一年宝宝的变化太多太多,爸爸妈妈几天不在身边就可能错过宝宝的很多“第一次”。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身长(身高)增长约25厘米,体重增加约6-7公斤,从一个只会躺着哭的小不点长成一个能站立走路、能开口叫妈妈的大宝宝。这一年宝宝的变化太多太多,爸爸妈妈几天不在身边就可能错过宝宝的很多“第一次”。
宝宝的这些生长、发育的过程都离不开营养的支持,可以说,出生后第一年对宝宝影响最大的,除了无法更改的基因就是婴儿营养与合理的喂养,及如何使其运动神经快速发展。今天我们就说说1岁以内的足月宝宝应该如何喂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
6个月内的宝宝,纯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
2
满6个月的宝宝必须添加辅食,不能推迟
3
足月宝宝也需要补充某些营养素
我们接下来一一解读:
1
01
6个月内的宝宝,纯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
1
母乳是宝宝在婴儿期最好的食物,没有之一,不管各大配方奶品牌的广告宣传做的有多好,面对母乳只能甘拜下风。除了极少数具有医学指征禁止母乳喂养的情况外,自己妈妈的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妈妈一定要有这样的自信:你给宝宝的才是最好的。我曾遇到有妈妈觉得自己的饮食不够有营养而错误的认为自己母乳就没有营养,有的妈妈看着自己的乳汁很稀觉得母乳不够营养,也有的妈妈觉得自己乳房太小认为自己的奶不够宝宝吃等等。这样的想法以及跟这样想法类似的想法都是错的。妈妈一定的要相信:自己的乳汁才是宝宝最宝贵的食物。当然,如果有某些特殊情况,比如妈妈需要使用宝宝不能用的药物,母亲有吸*、服用某些违禁药物,或者有HIV感染等不能母乳喂养的疾病,也只能选择婴儿配方粉替代。1
02
满6个月的宝宝必须添加辅食,不能推迟
1
当宝宝满6个月后,母乳已经不能为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了,这时的宝宝必须添加辅食,不管宝宝有多喜欢喝母乳,不管你的母乳分泌有多充分,不管你每天的营养有多好,都应该及时添加。及时添加辅食品,是对宝宝体格发育、认知发育以及提高宝宝免疫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想宝宝各方面全面健康发展,饮食行为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学吃并不简单,从用手抓到用勺子再到用筷子把食物放进嘴里,这些都是精细运动和认知发育的重要过程。所以妈妈需要了解宝宝各月龄的一些发育情况,才能正确的引导宝宝及时的完成。给宝宝添加辅食,应该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细到粗、宝宝心情好的时候添加。但要注意打预防针及患病的初期避免添加新的辅食品。1
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含铁丰富的食物,比如强化铁的米粉、蛋*。调制米粉一定不能太稀,要调到用小勺舀起稍微倾斜不会流出的稠度。添加蛋*时一定要将鸡蛋煮熟、煮透,从少量开始尝试添加。
2
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时必须做好记录,而且每次只能添加一种新食物,这样出现过敏时可以很好的辨别引起过敏的食物。每次添加新食物时都要少量,以尝试为主。另外,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两种新的辅食品建议相隔最好5-7天添加比较安全。
3
添加新食物最好是在中午,如午饭时添加万一发生过敏容易被察觉也不影响宝宝夜间的睡眠。
4
不要担心给宝宝吃稠厚的食物会噎到宝宝。7、8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吃厚粥(当然要煮烂),10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吃小块状食物,如香蕉块、豆腐块,剔除刺的小块鱼等,1岁以后的宝宝就可以吃米饭了。
5
咀嚼对口周肌肉的发育、牙齿的发育都有益,一定要教会宝宝咀嚼,让宝宝自己嚼饭吃。即使牙齿未萌出或萌出不全,宝宝的牙床也是硬的,也可以磨食物。
重要提示:能更好完成宝宝颗粒状食品添加的“*金月龄”是9-12个月,妈妈们一定不能错过,因为过了这月龄再添加颗粒状、块状食物很容易引起宝宝拒绝接受。
1
03
足月宝宝需要补充营养素的情况
1
一般情况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必须补充的营养素只有维生素D,其它营养素都是在某些情况下补充的。
1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唯一一个所有宝宝都应该补充的营养素。因为维生素D几乎不存在于食物中,母乳中也微乎其微,它主要来源于皮肤经太阳照射后自身合成。但为了保护宝宝娇嫩的皮肤,故6个月以内的婴儿儿科专家又不建议其在阳光下直晒,所以每天补充维生素D是最好的办法。
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第一次补充的时间为新生儿满一周后就给予补充,补充的剂量为国际单位/天,如果是早产儿,则应该加大剂量补充,补充的剂量为国际单位/天,连续吃3个月后让儿保医生评估后再决定如何减量。
其实,不只是小宝宝,维生素D在大宝宝、成人的缺乏率都很高,大部分人都需要补充。因为现在我们生活习惯改变了,晒太阳的机会大大减少,防晒措施不断升级,导致维生素D的合成越来越少。一定记得这句话:所有不能好好晒太阳的人都应该补充维生素D,而且是:终生补D。
2
补铁
母乳中铁的含量是比较低的,因为肠道铁含量高有利于细菌增值,从而引起感染,所以乳汁中过高的铁含量对宝宝发育不利。为了弥补这一问题,在宝宝出生前,孕24周起胎儿开始在体内储存一些铁,以备出生后母乳喂养这半年的需要。
但是,如果妈妈在孕晚期的时候贫血,就很有可能造成宝宝体内铁储存的不足,导致宝宝婴儿期发生贫血,这就需要在宝宝出生后适当补铁,尤其是出现贫血的宝宝及早产的宝宝,更应该积极预防贫血以及及时纠正贫血。
特别提醒:缺铁性贫血婴儿如不及时给予合理的治疗,时间久后会引起宝宝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及增加多动症的机会,所以妈妈对宝宝的贫血要引起重视。
3
锌
锌是保证宝宝生长发育、认知发育的重要营养素。与铁类似,宝宝出生前体内也会有部分锌储存,母乳中也含有锌,一般情况下无需补充。
但如果妈妈自身缺锌,那么宝宝出生时体内锌储存可能不足,母乳中的锌含量也会受影响,从而导致宝宝缺锌。缺锌的宝宝体格发育会受到影响,宝宝胃口差、吃奶差、长的不好。所以,食欲不佳、体格发育较缓的宝宝可以补锌,另外感染、腹泻的宝宝也会增加锌的消耗,也需要补锌。
特别提醒:在严重腹泻时宝宝应该及时补充锌,因锌有修复肠道粘膜,缓解腹泻的重要作用。
4
DHA
DHA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重要营养素,虽说足月宝宝补充DHA的推荐力度没有早产宝宝那么强,但研究发现,足月宝宝长期补充DHA对其认知发育、视网膜发育及提高免疫功能也是有益的。
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期,首先是胎儿期,其次就是出生后的前几年,所以抓住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补充DHA,比如,母亲孕期,宝宝出生后1个月直到3岁,都是建议补充的。
5
钙
钙是我们体内含量最高的矿物质元素,为啥放到最后来说?因为以奶为主食的小宝宝不会缺钙。奶类就是钙最优质的来源,小宝宝每天几百甚至上千毫升的奶吃下去是不会缺乏钙元素的,只需认真每天补D,不用担心缺钙。但在宝宝出生的6个月后如有缺钙,建议及时增加维生素D剂量的同时可以适量补充些钙剂,尤其是每日的奶量小于毫升的宝宝。
另外,担心缺钙的反而应该是我们的大宝宝、儿童青少年、孕妈妈、哺乳妈妈,老年人这些人群。一定也记得这句话:所有人群,如果没有坚持每天喝足够的奶(ml),就应该乖乖补钙。
6
其它
其它的营养素、补充剂,如乳铁蛋白、益生菌、益生元、鱼油都不是足月宝宝必须补充的营养素,但它们在某些情况下有助于宝宝疾病的恢复或可以帮助宝宝抵抗疾病,对宝宝健康有益,在医生的指导下也可以适当补充。
营养补充剂不是“神药”,它只是饮食或药物之外的一种“辅助”,其主要目的是弥补膳食的不足或者辅助预防、治疗某些疾病。各位家长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
最后,祝愿所有的小天使们健康、快乐成长。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