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奶、便秘、排便困难、过度哭闹、胀气等胃肠道症状在婴儿期十分常见。这些症状并不一定与疾病相关联,即使是健康的婴儿也会发生,尤其是在婴儿出生的头几个月,往往引起婴儿的不适和家长的不安。
婴儿出生4个月后,胃肠道消化调节功能才会逐渐成熟,表现为食道的运动增加、蠕动的协调性增强、消化道粘膜通透性降低,这些功能的完善使得食物能更好的被混合和消化。常见胃肠道症状的发生可能是生理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但也有可能是抚养者不正确的喂养或护理方法、婴儿对牛奶蛋白或乳糖不耐受、器质性疾病等原因所导致。
1、溢奶
婴儿每日溢奶的发生率在2月龄的86.9%到1岁的7.6%之间。它的发生与食物的摄入量有关:摄入量越大,胃排空时间越长,胃内压也越高,短暂的食管下端括约肌自然松弛的频率也越高,因此导致婴儿容易出现胃食管返流。
处理:
绝大多数出现溢奶的婴儿都是正常的婴儿。但是对于反复溢奶的婴儿,必须进行详细的病史问询和全面的体格检查,排除可提示病理情况的危险信号。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通过婴儿体格检查判断其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对于呕吐及体重增长不良的婴儿,不应诊断为生理性溢奶。生理性溢奶的治疗包括父母教育,比如,应当让父母了解到过度喂养会加重溢奶。
健康婴儿一次溢奶的持续时间会短于3分钟,一般发生在餐后,没有或几乎没有症状。相反,发生病理性的胃食管反流(GERD)时,胃内容物的返流会引起各种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明确GERD的原因。GERD的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少数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当出现危险信号,常常会发现有这种情况存在,即,婴儿反复溢奶和/或呕吐,且伴有湿疹和/或气喘症状者,应怀疑牛奶蛋白过敏(CMPA),在这种情况下,回避食物中的牛奶蛋白应该从转喝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开始。
2、烦躁、胀气伴哭闹
婴儿常常用哭来交流和表达,这后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饥饿,也可能是需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