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租售同权,租购并举,正式拉开了一个租赁时代的序幕,长租公寓,成了风口上的猪。
18年,哄抢房源,租金贷爆雷,跑路,甲醛事件,几只黑天鹅陆续降临,行业迅速进入冰点,才发现这只猪,其实是乳猪。
乳猪就是还没断奶的猪,是婴儿。整个18年的下半年,沸沸扬扬地,都在烤乳猪。
租赁界最高频的的一个词是踩坑,踩坑有两重意思,一是踩到坑里去了,二是知道自己踩到坑里去了,所以会痛。
从婴儿成长到幼儿,逐渐开始有意识,发育过程中伴随着明显的痛感,这是生长痛。
有生长痛,就需要补充营养,多吃鸡蛋,鱼虾,牛奶,多晒太阳~刚刚出台的租房减税*策,就是太阳。
猪年的春天,阳光灿烂的日子,无论是乳猪还是小猪,都必须茁壮成长。
房住不炒的大方针下,概括地说,将在以下三个层面演进~
(一)行业:从长租公寓到住房租赁。
租赁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而长租公寓却是舶来品,在REITs成熟发展的美国,长租公寓是一个很被看好的行业,但目前看,其商业逻辑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让住房不再稀缺和奢侈,让人人住到想住的房子——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租赁行业的使命。
(二)客户需求:从一维到二维
无论是分散式还是集中式,整个市场都在为刚刚步入社会,买不起房或者还没有买房需求的年轻人造一个窝,高度同质。
所谓产品线,也就是白领公寓,青年公寓,蓝领公寓,最多再加上个不成气候的金领公寓,或者向酒店靠拢的服务式公寓。
每一个人,都有两重属性,一个是社会属性,这和从事的职业和角色相关,医生,教师,环卫工人,公交司机,老板,职业经理人…另一个属性是家庭属性,单身,情侣,丁克,核心家庭,三代同堂,养老...这两种属性交织共存,形成一个用户的完整需求网络,我们要做的,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出整个租赁产品的生态。
“长租即长住,长住即安家”,家,是中国人的信仰,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家庭属性的租赁需求,完全没有被满足,还处于C2C的矇昧状态。
(三)产品状态:从间到套
以间为租赁的计量单位,也很中国特色,始于中国一线城市庞大的合租市场,市场需求,一定是值得尊重的。
不过,与时俱进,是当代人的生存法则。
幼儿期的租赁行业,一切才刚刚开始。
租房,是买房前的过渡,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如果是后者,租房就必须用套来计量了。
两年前,没有多少人真正相信房住不炒,认为这只是一句口号。现在开始信了。
或许今天,多数人还是觉得租购并举是一个构想,租售同权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我和众多租赁行业的同仁们,对此却深信不疑~这就是我们坚持不懈,为之奋斗的目标和理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