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小儿发热的高发季节,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出现超高热(超过39℃),甚至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往往在这个时候,家长恐慌无助,手足无措,怎么办?下面是我院儿科护士根据临床护理经验写的文章,给家中有小孩的朋友们傍身之用。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其起病急,以热性惊厥为多见,发病率很高,据统计6岁以下小儿惊厥的发生率约为成人的10-15倍。
高热惊厥的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半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家长切忌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医院治疗。医院的同时,可做以下处理:
1.高热惊厥时应松解衣裤,将宝宝置于通风的地方,立刻让宝宝仰卧平躺,松开衣领,轻轻扶住宝宝的身体,以免造成关节损伤或摔伤,切勿用力摇晃患儿。
2.用筷子置于患儿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不能再慌乱之中将自己的手指放入患儿的磨牙间,以免被咬伤,甚至不能拔出。抽搐时切勿强力牵拉患儿肢体,以免扭伤筋骨。
3.抽搐时应置患儿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分泌物,以防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4.抽搐时切忌给患儿喂服药物或开水,以防误吸或窒息。
5.抽搐发作时,家长用拇指按压人中(鼻子下中间位置,人中沟上1/3与2/3交点处)、合谷穴(将小儿拇指、食指张开、使虎口拉紧,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关节向前弯曲,拇指尖所指凹陷处即本穴)以开窍醒神,直至抽搐缓解,但指甲不可太尖,也不可太用力,以免刺破宝宝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6.如果宝宝反复出现抽搐,要注意记住发作的次数、观察抽搐的部位、程度及诱发因素、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等,以便医生了解疾病过程及脑损伤程度,及时看医生。
7.降低体温:可以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用热水袋装凉水或冰水,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不要给孩子口服喂服退烧药,可以在孩子肛门内放入退热栓。
8.当孩子惊厥停止后,家医院,如果抽搐超过3分钟还未停止,应立即送孩子就近入院,医院,使惊厥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会引起小儿脑缺氧,造成脑水肿甚至脑损害,最终影响小儿智力,个别患儿甚至死亡。
高热惊厥患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高热惊厥复发均发生于首次发作3年内,每次的抽搐发作,多多少少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影响,因此,预防或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非常关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