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是每一个新生儿都要面临的过程,我们按照国家制定的计划,按时按量接种。
但早产儿由于出生时孕周较小,体重较轻,他们接种疫苗是否安全有效呢?我们应该何时接种?我想每一位早产儿家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下面,我们就以“乙型肝炎疫苗”为例,跟大家浅谈一下这个问题。
正常的新生儿,注射了乙肝疫苗后,身体会产生抗体,这种抗体会保护我们免受乙肝病*的攻击。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而早产儿由于体重较轻,我们现在多于体重达到2.0kg~2.5kg时接种疫苗。
其实,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主要有两方面需要注意:一、疫苗是否能起效产生足够的抗体二、早产儿接种疫苗是否安全。
一、疫苗是否能起效产生足够的抗体
目前各位学者说法不一,有相关研究认为早产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获得的保护力和产生的抗体数量均低于足月儿。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早产儿中,31-33孕周早产接种儿获得的保护力和产生的抗体数量均低于34-36孕周早产接种儿;然而一项对早产儿分别于2、4和6月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应答研究则表明,早产儿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应答与孕周和出生体重无关。现在,有一篇较新的文献报道:早产儿接种3剂HBV后,可于9~12月龄获得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可推荐早产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二、早产儿接种疫苗是否安全。
绝大多数研究表明,早产儿接种疫苗发生的不良反应与足月儿没有差异,但有多项研究报告早产儿接种疫苗后似与发生严重心肺不良反应有关。科学家Clifford等于年研究发现,早产儿疫苗接种后窒息可反复发生。38名早产儿2月龄首次接种疫苗后48h,7名早产儿发生窒息,4月龄再次疫苗接种后发生了同样的情况。因此早产儿疫苗接种后窒息可再发生。然而上述结论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他们认为这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上有缺陷,因此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准确。Hacking等人研究显示,对于小部分早产儿,尤其是先前发生过败血症和具有明显肺部疾病的早产儿,疫苗接种后窒息并需呼吸支持似乎与早产儿自身病因有关。此外,近期的一些研究似乎排除了由疫苗接种导致呼吸道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Carbone等在27孕周和g体重早产儿中发现:小部分早产儿接种疫苗后,虽然出现了窒息和心动过缓,但接种疫苗的早产儿和未接种者相比,这些问题的发生概率相同,这说明,接种疫苗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综上,我们总结一下:大多数早产儿按照足月儿的免疫接种程序可获得有效的抗体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虽然早产儿接种疫苗的安全性说法不一,但业内认为,我们可以根据早产儿病情、体重综合判断,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推迟接种月龄。
李慧玲副主任医师医院新生儿科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擅长疾病新生儿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婴幼儿保健知识和喂养/婴幼儿生长发育指导/听力筛查/视力发育指导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