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该接种疫苗了,但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要如何接种呢?
做好孩子接种疫苗过程中的防护很重要,每一步都需要格外注意,儿童疫苗接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_一、接种前
1
为避免等候时间过长、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接种前可拨打预防接种证上预留的联系电话进行预约,并主动告知儿童近期旅行史。
2
接种当天应测量体温,确认儿童健康状况,如出现体温≥37.3℃、严重湿疹、腹泻等情况,请不要前往预防接种门诊,另行预约接种时间。
3
接种当天应给儿童穿宽松且容易穿脱的衣服,家长必须佩戴医用口罩,做好自身防护。
二、接种
1
儿童及其家长应按照预防接种门诊要求,测量体温后方可进入门诊。
2
在接种门诊内应与其他儿童及家长保持适当距离,至少在一米以上。
3
协助登记台工作人员核对相关信息,如实提供近期健康情况。
4
接种中要尽量注意儿童保暖,接种完成后尽快为儿童穿好衣服。
5
接种后,应在门诊指定区域观察30分钟后离开。
三、接种后
01
回家后应注意观察儿童健康状况,与疫苗相关的发热通常出现在接种后24-48小时之内,体温多为中低热,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48小时。
02
当天给婴幼儿护理时应避免揉搓接种部位,红肿和硬结直径<1.5厘米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红肿和硬结直径在1.5-3厘米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先冷敷,出现硬结者可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不能热敷。
四、疫情流行期间
免疫规划疫苗推迟接种的建议
以下建议仅适用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1、卡介苗:4周岁之前的任何时间完成接种均有效。
2、乙肝疫苗:建议12月龄之前完成三剂次接种,每剂次间隔至少28天,超过12月龄接种同样有效。
3、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三剂次基础免疫,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三剂次均有效,每剂次间隔至少28天。
4、A群流脑多糖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两剂次接种均有效,每剂次间隔3个月。
5、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接种均有效。
6、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24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接种均有效。
五、不建议推迟接种的疫苗
1)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需要在出生后尽快接种,尤其是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应在开展助产服务的产科接种单位及时接种,并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
3月龄以下儿童的卡介苗无接种禁忌症者及时接种。
2)狂犬病及破伤风暴露后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建议按照预防接种程序及时、全程接种。
六、优先安排补种的疫苗
1)接种条件恢复后,优先安排可能超过免疫程序时间的孩子。
2)优先安排含麻疹成分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等)、乙肝疫苗(尤其是母亲表面抗原阳性的孩子)、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等的接种。
3)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如出生时未及时接种,如符合同时接种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条件的,建议同时接种多种免疫规划疫苗。
七、近期需要接种疫苗该怎么防护?
●家长带孩子接种疫苗时,都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合理安排出行到达时间,尽可能减少现场等待时间;
●减少陪同人员,尽量不要乘坐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与人群密切接触;
●无法或拒绝佩戴口罩的婴儿,尽量远离人群,使用后的口罩不应随意丢弃,应放入接种门诊指定的医疗废弃物袋中。
●家长和孩子在公共场所不要随意触摸,医院人员稀少的清洁区域留观30min,但不要远离接种门诊以便于留观。
八、延迟接种期间的注意事项
1、对于首剂次乙肝、卡介苗、百白破等尚未接种的小月龄婴儿,如家庭环境中有可疑患病风险的家属,应予以隔离,减少宝宝患疫苗可控疾病的风险。
2、在延迟接种期间,家长及孩子均应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鼓励孩子采用七步洗手法,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以及饭前便后需彻底清洁双手,洗手前尽量不接触口、鼻、眼。
孩子的玩具需要定期消*,如56℃加热30min、75%医用酒精或含氯消*剂和紫外线等。
3、要每日做好孩子和所有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主动测量体温。如家人有不适症状,应主动隔离观察,防止与孩子交叉感染。
众志成城,共同战“疫”!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WHO推荐: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健康科普小知识●防疫权威读物来了!这份指南请认真阅读●必看!这两份最新儿童版新冠肺炎防护手册绘本!●最新最全新型冠状病*肺炎预防手册,请大家转存!●《新型冠状病*感染防护》全国首发,电子版免费阅读●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如何关照孕产妇新生儿?指导意见来了●中国疾控中心提示:新冠病*感染肺炎公众预防系列指南汇编●中国疾控中心提示:0-6岁儿童预防(儿童预防篇和预防接种篇)●疫情期间的孕检攻略,这张图都说清楚了!●看了这个逻辑关系图,才更清楚为何不让你随便外出了●实用!新冠肺炎健康教育手册(附下载链接)信息来源:第一儿科、北京市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