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的培训时间,转瞬即逝,收获满满的王燕带着先进的护理技术和理念回来了。
这是浙江省举办的第一期新生儿护理专科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39名护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医院参加的护理人员只有两名,在此次培训当中,王燕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并且成为长兴县首位新生儿专科护士。
工作中的王燕
回忆起培训时光,王燕神采奕奕,“这是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让我学习到先进的护理技术和护理理念,是我护理生涯中宝贵的一次经历。”
四个月的培训共分成三个部分,刚开始的4周进行理论知识集中学习,接下来临床实践10周,最后2周实践考核和个案答辩。
王燕坦言,一开始到了那里之后,她是茫然不知所措的。“确实还是有差距,参加培训的人员医院的护理人员,给我们上理论课的老师很多也都是业内的大咖,经常用英语上课。”这对于没有英语基础的王燕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常常是上课结束后拷贝了老师的PPT,回到寝室里再一点一点慢慢啃。
理论学习现场
王燕的指导老师是楼晓芳,能够得到这样一位全省乃至全国新生儿护理业界都非常优秀的护理专家的指导,王燕感到很幸运。理论学习阶段王燕系统地学习了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知识和新进展,学习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接受了许多新的理念。为了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果,每个阶段的培训最后都会有相应的考试,想要顺利拿到证书,就得每个阶段的学习都不落下,这对王燕来说,并不是没有难度。有难度并不可怕,关键就看下了多少功夫。白天时间不够,那就晚上慢慢研究。她告诉我们,整个培训期间她没有哪天晚上是12点之前入睡的,因为白天的学习、工作安排得满满的,想要消化白天新学的知识和技术就只能靠晚上的时间钻研。
相比于理论学习,“真刀实枪”的临床实践更具挑战。下临床第一站王燕就去了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工作节奏非常紧张,收入那里的宝宝病情都很危重。当时王燕遇到了一位出生2天患有左肺先天性囊腺瘤样畸形(CCAM)的外科病人,CCAM是一种较少见但严重影响儿童肺组织发育的先天性肺组织畸形,患儿需要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经胸左下叶肺锲行切除术。因为这是王燕第一次接触新生儿外科病人,跟着老师学习,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护理,每个步骤都让王燕受益匪浅。最终患儿在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下逐渐好转,住院三周痊愈出院。像这样的临床经验对于基层新生儿护理人员来说,十分宝贵。
光学还不够,这次培训王燕还有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学以致用,医院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医院服务。王燕在浙大儿院实践时发现,那里的新生儿科护理理念更加人性化,比如说对新生儿进行光线控制,使得白天和晚上有所区分,降低噪音,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所帮助,尤其是早产儿宝宝。像这样的措施,医院也比较容易得到实现。
浙大儿院的袋鼠式护理
经过四个月的培训,王燕顺利通过各项考试,并且完成了规定的论文答辩,医院的护理人员,她不负嘱托,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年,浙江大医院长兴儿童医学中心成立后,医院大力发展儿科及新生儿科,计划年底实现新生儿科整体搬迁,实际开放床位将增至30张。随着早产儿及极低体重儿等新生儿疾病的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对新生儿护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只是一个开始,归根结底是希望能够惠及长兴及周边地区的新生儿,使本地区的患儿不出家门就能得到救治,最终新生儿科的发展将成为产科的坚强后盾,为更多新生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论文答辩现场
部分学员合影
往期精彩回顾链接
昨日一男童高铁上突发惊厥,长兴女医生伸出援手
链接
长兴县首个“国庆宝宝”诞生了!大家快来沾沾国庆的喜气!
链接
都说怀孕的女人像女皇,但是这里的孕妈各个都是“女汉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