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适用于1-12岁儿童
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感冒引起的发热。
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和不良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非甾体抗炎解热镇痛药,用于偏头痛、头痛、发热。WHO推荐3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min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常用儿童复方感冒药中也含对乙酰氨基酚。推荐用量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是10-15mg/kg/次(总量mg),4-6h间隔,一天最多4次。不良反应1、以下情况时服用,其具有肝*性。
过量服用或长时间大剂量服用;
饮酒或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肝脏疾病患者
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儿童退热剂
目前缺乏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的任何国内外研究证据和文献报道,反对激素用于儿童退热。激素会抑制机体免疫系统,诱发加重感染。并可能掩盖病情,延误诊治。也会导致体温大幅下降,造成虚脱、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热。“严重持续高烧?医生也许会建议你交替用药”在严重持续高热情况下可以考虑交替用药。交替方法有两种:方法1:先用布洛芬10mg/kg,4-6h后对乙酰氨基酚15mg/kg;方法2: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12.5mg/kg,4-6h后布洛芬5mg/kg。两种药物每4-6h交替使用,疗程都不能超过3天。“关于退热处理,你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使用,体温下降速度快于单用退热剂。
退热药剂量不宜过大,以防患儿出汗过多导致虚脱,鼓励多喝水。
退热药起效时间,30-45min。
小婴儿的发热或其他患者体温超过39-40℃时(尤其伴有明显不适),应及时对症处理。
病因不明时,不要滥用抗菌素,儿童91%以上病*感染。
不主张使用冰块/酒精进行物理降温。
退热药物不能预防热性惊厥也不可进行预防性使用。
只有当患儿表现不适时才继续使用,不适并未减轻时可考虑更换其他药物。
只有不适持续或者在下一剂药物到使用时间之前就再出现不适才可考虑更换药物(退热剂通常间隔6-8小时重复用)。
本文根据第三届“儿科中国之窗”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陆国平《儿童急性发热的处理和安全用药》PPT整理本文发表已获得陆国平主任医师授权。资料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已获得转载授权)
原标题:儿童发热,物理降温PK药物降温注:本文转载经过重新编辑,有少许结构调整,但无内容改变。文章欢迎您分享到朋友圈,但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我们。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