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如何应对宝宝吐奶呛奶打嗝
TUhjnbcbe - 2021/5/27 18:56:00

如何应对宝宝吐奶、呛奶、打嗝?

一、如何正确处理宝宝呛奶?

新生儿胃幽门狭窄,同时胃与食管结合部比较松弛,当胃强烈蠕动时,胃中的奶容易从食道返流,由口中吐出,形成吐奶。溢奶是奶汁从胃内倒流,喂后没嗝出气来,或接着换尿布,或哭,或自己伸伸肢体使劲,这样造成腹内压增高奶液倒流,其量不多。呛奶则是溢奶量过多,部分返回到咽部,进入气道内则发生呛咳,呛奶次数频繁则有可能发生肺炎,呛奶大多伴有咳嗽。

怎么样做?

1、如果呛奶程度不太严重,出现呕吐、咳嗽现象,但面色没有发紫,应立即将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用空掌心拍婴儿后背。2、把手帕或纱布缠在手指上,伸入婴儿口腔中,将吐出和溢出的奶水快速清理出来,避免吸气时再次将奶汁吸入气管,同时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3、婴儿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紫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应立即将宝宝俯卧在大人腿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奶水。4、如果上述方法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婴儿的脚底板,使其因疼痛而哭叫或咳嗽,有利于将气管内奶咳出,缓解呼吸困难。5、观察婴儿的哭声和面色,如果声音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且面色发紫,医院。

二、新生儿容易吐奶的原因

新生儿发生吐奶,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婴儿的胃部构造以及他们吃奶方式上的特点。

宝宝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三、宝宝吐奶了应该怎么办?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四、如何避免宝宝吐奶?1、选择适合大小的奶嘴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2、注意不要让宝宝吃的太急如果奶胀、喷射出来,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3、喂奶中以及吃饱后注意拍嗝孩子在3-4个月大之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数也就会明显减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我们最好还是要帮助孩子拍嗝。4、喂奶后最好让宝宝竖立20到30分钟,也别急着忽悠宝宝玩儿。

五、帮助孩子拍嗝的正确方法1、竖着抱起孩子,轻轻拍打后背竖着抱起孩子后轻轻拍打后背5分钟以上,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打嗝的话,也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2、支起孩子的下巴,让孩子坐起来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再轻拍后背的方法也可以。因为孩子坐着的时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较容易了。3、打不出嗝的时候吸入胃中的空气,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时如果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因此,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们科室小姐姐自导自演的关于母乳喂养,宝宝拍嗝的一个视频。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应对宝宝吐奶呛奶打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