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是新生期宝宝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原因不同,呕吐的轻重程度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也不尽相同。新生儿呕吐应该如何护理和治疗?怎样预防呕吐呢?
呕吐原因:
1、新生儿的胃肠结构决定: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食物不能容纳过多;贲门松弛,容易被胃内容物冲开使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幽门肌肉发达,受胃内容物刺激时易发生收缩,痉挛,使食物反流。由于上述原因,当婴儿吮吸太急,吸进了空气时,就容易发生呕吐。
2、喂养不当:喂食太多,超过了宝宝的胃容量;吃得太急;乳汁温度不适,使胃蠕动增加,都会导致发生呕吐。这种呕吐往往偶然发生,而且呕吐量较多。
3、羊水在作怪:如果呕吐物为泡沫*色粘液样,或咖啡色液体(含血液者),主要原因是宝宝在子宫内吸入太多羊水的缘故,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生后1—2天内。
4、幽门肥大性狭窄:由于幽门肌肉畸形增厚、肥大、水肿,通往肠子的关卡”只能打开得很小,使胃内的食物不能顺利进入肠道。胃壁肌肉强烈收缩,既然奶块进入肠子的阻力很大,于是就从嘴里返流出来。
5.先天性食管闭锁、食管气管瘘:主要表现为生后即口吐泡沫,喂奶后立即呕吐,因及奶汁吸入气道易伴有呼吸急促等表现,放置胃管受阻需临床考虑此诊断。
6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生后发现无肛门,也可出现呕吐、腹胀等表现。
7.胃扭转、食道裂孔疝:一般生后早期即出现呕吐,一般为乳汁为主,不含胆汁,可引起体重不增,生长发育不良。
8.先天性巨结肠:首次排便延迟,出现呕吐、便秘、全腹胀,呕吐物可含胆汁或粪质。
9.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该病多发生于早产儿,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发病率越高。可出现呕吐、腹胀、便血表现,并伴有明显的全身感染中*症状,呕吐物可先为奶液,后为胆汁样及咖啡样。
呕吐宝宝的护理:
1、提倡抱起喂奶,必须卧位哺乳时,采用头高脚低位。
母乳喂养的宝宝,每次哺乳前用温开水擦洗乳头,并以四指托起乳房,拇指置于乳头上乳晕处,减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养的妈妈每次哺乳前,用开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满奶头后再哺乳,乳头孔不要过大。哺乳后直立抱起宝宝并拍背,使吞咽的空气排出,哺乳后不宜短时间内抬起下肢更换尿布。
2、对经常呕吐的婴幼儿如果排除了器质病变、消化道炎症,那么大多是胃食道返流。
可选择头高脚低侧卧位,以头部抬高15℃为宜,对胃食管返流患儿可取头侧俯卧位,每次20分钟,每日2—4次。
3、宝宝的呕吐物及时处理,污染的衣服、床单、被子及时更换,以免继续刺激患儿。
4、对于容易呕吐的孩子尤其是感冒后或者咳嗽后呕吐的。
应当在平时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或者给宝宝服用牛初乳、转移因子以预防感冒,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太饱。
5、治疗疾病
根据病因不同,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并发症。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