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子宫内的空间限制,宝宝在出生后头、颈、躯干及四肢会逐渐伸展开来,所以宝宝才会在出生后常有小腿轻度弯曲、双足内翻、两臂轻度外转、双手握拳,或四肢屈曲等状态。
2体重减轻对大多数新生儿来说,出生后一周体重可减轻6%-9%,这是正常现象。这是由于婴儿进食和喝水少,肺和皮肤不显性失水及胎粪及排尿的排出,胎脂的脱落和脐带的干燥均可引起一些体重丧失。10天之后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3打喷嚏新生儿鼻腔内血管丰富、鼻黏膜比较薄弱、鼻腔狭小、鼻道短,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及灰尘等的刺激,从而产生一种神经性反应。外界微小物质,如棉绒、尘埃等均可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喷嚏。溢奶返流至鼻腔中,也可引起喷嚏。洗澡后小儿受冷气刺激,也可引起打喷嚏,家长不必担心。但也要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
4尿中略带粉红色新生儿在最初几天尿色发深,稍有混浊,有时尿布上可看见淡淡的红色,这是尿中的尿酸盐引起的。属正常现象,一般5~6天后会消失,但如果10天后仍有此情况,则为异常,就要及时就医了。
5乳房增大男或女足月儿在5~7天日龄时,常出现新生儿乳房肿胀。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任何的治疗。在胎儿离开母体后,来自母体激素的刺激消失,胸部也会自然平坦,增大的乳房也就渐渐消失。
注意:父母不用刻意地去挤压宝宝乳头,以免引起感染。
6*疸:出生后2—3天皮肤变*新生儿皮肤为粉红色,但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足月宝宝在生后2-3天开始颜面和白眼珠发*,甚至全身皮肤*染,尿稍*但不染尿布,4~6天左右*染程度达到高峰,而后*染开始消退,到7~10天左右*染就完全消退,此时宝宝无其他明显不适表现,称为生理性*疸,又称胎*,属正常现象.
注意:当*疸出现时间早于生理性*疸,*染消退时间明显延迟,*染程度重,加上宝宝有其他不适表现时,应警惕是否是病理性*疸,医院检查。
7体温波动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因此调节功能不好,体温的波动也较大。要保持新生儿体温正常,应让新生儿处于通风及温度适中的环境内。
8呼吸不规律新生儿的呼吸运动很表浅而且没有规律,呼吸频率较快。在出生后的前2周,呼吸频率一分钟大约在40次以上,有的新生儿也可能多达80次,这些都属正常现象。
若是早产儿或肺部发育较差的宝宝因缺氧而脸色发青时,可以刺激宝宝哭泣,促使肺泡张开,增加换气量。
9惊跳反应新生儿常在入睡之后局部的肌肉会有抽动的现象,尤其手指或脚趾会轻轻地颤动,或是受到轻微的刺激如强光、声音或震动等,会表现出双手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会伴随啼哭的"惊跳"反应。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此时,只要妈妈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10掉发、脱发新生儿的胎发都是由母体带出,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3周内发生明显的脱发。这是由于婴儿出生后,大部分头发毛囊在数天内由成长期迅速转为休止期所致,一般经过9~12周后,小儿的毛囊会重新形成毛球,重新长出新发。
11打嗝打嗝是新生儿及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不停地打嗝是因膈肌痉挛,横膈膜连续收缩所致。有时孩子打嗝的时间可持续5--10分钟,看起来好像很难受的样子,但是,打嗝本身对孩子的健康并无任何不良影响,不必担心。
12肚子老是咕咕响有些宝宝平时肚子里经常会发出咕咕响。而且这并不是宝宝肚子饿了。其实,这是宝宝的肠鸣声。是由于宝宝腹壁薄,肠蠕动快产生的。是一种已很正常的现象,新爸妈们并不用过分担心。
13脸上长了很多小疙瘩部分刚出生的宝宝鼻尖或小脸上长满了*白色的小疹子,这种疹子叫做粟粒疹,是由于宝宝皮脂腺分泌旺盛造成的。
一般来讲,粟粒疹在宝宝出生后2-6个月时就会自行吸收。这段时间期间千万不要用手去挤,以免会引起局部感染。
14睡着了孩子还在使劲有些宝宝在睡着的时候,身子一直绷得紧紧的,转来转去,睡得很不安稳。宝宝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快睡醒的时候,其实是他在伸懒腰,这是新生宝宝特有的一种运动方式。这种现象并非不正常,甚至能使宝宝多吸进一些氧气,有利于增强体内的新陈代谢。
15溢奶宝宝在出生3个月内,贲门肌肉仍未发育健全,此时的贲门就像是一个还不能很好控制收缩的瓶口,而且新生儿的胃容量也较小,所以容易引起胃内的奶汁倒流。
因此,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尤其是在喂奶后、哭闹多动或轻拍宝宝背部的时候,宝宝或多或少都会溢奶,因此当妈妈喂食完宝宝后,可让宝宝趴在爸妈肩头,用手轻拍他的背部2~3分钟,让宝宝打嗝。避免宝宝过度哭闹或是睡姿呈右侧卧位,也可以减少溢奶。
新手爸妈们,你们都了解了吗?当你碰见宝宝出现这些情况时,就再也不必慌张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