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如何了解你最爱的宝宝深度解读婴儿啼哭
TUhjnbcbe - 2021/7/10 23:29:00

大家好,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胡国燕,今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新生儿啼哭的护理。

我们都知道,正常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出现啼哭,这样可以使肺组织迅速膨胀,这是呼吸运动建立的正常生理反应。可是,对于新手爸爸妈妈来说,宝宝啼哭会让大人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应对。新生儿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啼哭是情绪或需求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对饥饿、疼痛刺激、疾病状态的特殊反应。

一、啼哭表现有哪些?

根据原因不同,新生儿啼哭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作为新生儿的照顾者,最重要的是鉴别啼哭是生理性情绪表达,还是病理状态的反应,才能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

生理性啼哭

1.饥饿性啼哭

是哭闹最常见的原因。一般出现在上一次喂奶后2-3小时,哭声响亮,有节奏,哭的时候面色红润,伴有觅食、吸吮和吞咽动作,喂养后哭闹停止。

2.不适性啼哭

大小便浸湿尿布以后,盖被太厚宝宝太热,或者衣服太薄过凉,长时间没有更换体位,肢体不舒服,还有蚊虫叮咬引起瘙痒等情况,一般表现为突然啼哭,哭声急躁,之后间断低声哭泣,给予喂养、安抚等不能缓解,纠正以上因素后啼哭终止。

3.自然性啼哭

新生儿没有明显异常体征,多在刚睡醒或者清醒无人陪伴时发生,抱起来,哄逗等安抚后可停止,有时刚将宝宝放下,再次啼哭,这是新生儿一种正常生理情绪需求。

4.疼痛性啼哭

护理新生儿时,比如换尿布、换衣服、洗澡如果手法粗暴、牵拉等刺激引起的疼痛,新生儿会啼哭。另外,进行一些有创操作比如采血、穿刺等,会出现疼痛,引起啼哭。

病理性啼哭

1.皮肤疾病引起的啼哭

一般皮肤皱褶处皮肤糜烂,比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糜烂,面部湿疹,肛周糜烂,尿布皮炎,皮肤擦伤等,多为持续性哭闹,一般哭声响亮有力,伴烦躁。

2.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啼哭

症状比较轻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因为流鼻涕、鼻塞导致呼吸不畅,吃奶时鼻塞不能很好吸吮;如果出现哭声嘶哑,哭闹时可听见喉喘鸣音,需要判断是否存在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或喉炎;如果出现肺炎等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出现哭声微弱、呻吟,甚至呼吸急促、面色发绀、喘息,反应不好,一旦出现类似情况,需要紧急处理。

3.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啼哭

患有鹅口疮的宝宝,每次吸吮导致疼痛,会每次吃奶时哭闹,边吸边哭,吸吮无力哭声有力,需要检查口腔内情况;消化道感染引起腹泻、呕吐,伴腹痛、腹胀,这时出现高声尖锐的哭声,哭闹剧烈,时缓时急,反复发作;肠套叠会引起宝宝反复哭闹不止,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安抚不能缓解。

4.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啼哭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出现尖叫样啼哭,哭声高尖,伴呕吐惊厥,反应差。

5.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啼哭

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出现哭声微弱、吸吮无力、呼吸急促等,哭闹严重时面色发绀,喘息明显。

6.疼痛引起的啼哭

比如骨折引起的啼哭,哭闹时伴有患侧肢体活动不良。宝宝患中耳炎时,表现为摇头、哭闹不安。

二、新生儿啼哭如何护理?

我们要及时发现病理性啼哭,避免未及时发现病理性啼哭而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但是也不要对生理性啼哭过度的紧张。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基本状况,询问照顾者相关情况,了解啼哭的性质,初步判断导致啼哭的原因。

01生理性啼哭的处理

在护理新生儿时,注意随时观察是否存在不舒适性哭闹的情况,及时改善,注意维持合适的室温,穿盖舒适的衣物,注意驱蚊,维持室内安静、防止喧哗吵闹、保持空气清洁等。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需要指导母亲正确的喂养动作,预防呕吐及误吸,喂奶后合理拍背。

给新生儿更换尿布、衣服、沐浴时,注意细心耐心,不要动作粗暴。

02病理性啼哭的处理

如果判断宝宝可能是病理性啼哭,应及时就医,找出啼哭原因,治疗原发疾病。

注意维持良好的环境,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呼吸通畅,坚持母乳喂养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供稿:胡国燕

排版:*欢

编辑:胡茜

审核:钱洲李富*

医院

全力创建别具特色的“妇婴安全港”

欢迎致电或到院咨询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了解你最爱的宝宝深度解读婴儿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