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刚刚做爸爸妈妈的朋友来说,新生儿呕吐真是件能把新爸爸新妈妈累成狗的事,不清楚这到底是正常还是异常的,也不晓得啥时候能结束这样的生活,宝宝更不会提前告知,所以经常是搞的家人措手不及。下面就有请儿科医生来给各位客官唠叨一下新生儿呕吐这个话题……
“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管理呕吐的是延脑里的呕吐中枢。软腭、咽壁、胃肠的任何刺激,以及神经系统本身的某些疾病(脑炎、脑膜炎等)时发出的刺激都由神经传到呕吐中枢,是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中枢发出反应,引起食管、胃或肠道自下向上蠕动,同时膈肌、腹肌收缩迫使胃中食物从口腔涌出,这就是呕吐动作。”“新生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使很多情况下容易发生呕吐,尤以生后3、4天为多见。由于呕吐物常从口鼻同时喷出,容易呛入气道而引起窒息和(或)吸入性肺炎,也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甚至死亡。较长时间的呕吐还可以导致营养不良。所以要早诊断,及时治疗。首先要区别呕吐为内科性疾病还是外科性疾病。如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以挽救患儿生命。”新生儿喂养不当引起呕吐常见1.喂养不当:新生儿因喂养不当引起呕吐非常多见,喂养不当呕吐时,新生儿一般情况较好,改进喂养方法后呕吐可停止。
2.与内科疾病有关的呕吐
(1)吞咽功能不协调:喂奶时即呕吐,常伴有呛咳或吸入,一部分乳汁从鼻孔流出。
(2)胃食管反流(GER):是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尤其是早产儿。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呕吐,或表现为溢乳,呕吐物常为不带胆汁的奶液。许多患儿无临床呕吐表现,而发生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反复吸入,甚至猝死。
(3)胃黏膜受刺激:出生时咽下羊水或产道血液,未开奶前即可出现呕吐,开奶后呕吐加重,呕吐物为泡沫样黏液或带血性,用生理盐水洗胃1~2次,呕吐即可停止。
(4)幽门痉挛:呕吐常发生在生后2~3周,呈间隙性,可为喷射状,呕吐物不含胆汁,与幽门肥厚性狭窄较难鉴别,试用1∶阿托品可缓解。
(5)胎粪延迟排出:正常新生儿在生后24h内开始排胎粪,3天排完,如生后数天排便很少,或胎粪排空时间延迟,患儿可出现呕吐,呕吐物为*绿色,常伴有腹胀,腹壁可见肠型,用生理盐水灌肠排出胎粪后,呕吐即可缓解。
(6)感染性疾病:肠道内感染或肠道外感染均可引起新生儿呕吐,常伴有感染表现如神萎,胃纳差,肠道内感染伴有腹泻、腹胀。
(7)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发生呕吐时间无规律性,一般呕吐较频繁和剧烈,常伴有其他代谢病的临床表现,如酸中*、电解质紊乱、脱水、肝脾肿大等。
如何预防及护理1.合理喂养:争取母乳喂养,以正确方法喂养。人工喂养避免一次喂奶过多,或吞咽过快、过多吞入空气等,喂奶完毕后拍背,排出吞入的空气,头高侧卧,以防吐奶。
2.防止感染:做好新生儿的皮肤、黏膜、脐部的护理,防止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的感染和败血症等。
3.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根据原发疾病的病因不同,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迁延而影响小儿正常发育,甚至引起并发症。
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