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制作播出的
《妇幼健康课堂》
节目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四9:00、周五16:00
小儿高热惊厥是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发热小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让大家认识什么是高热惊厥?以及指导家长掌握预防惊厥的措施,告诉家长如何正确应对才是关键。本期嘉宾
仙桃市妇幼保健院
门急诊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李沛
李沛女主管护师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护理本科学历,现任仙桃市妇幼保健院门急诊科护士长。中华护理学会会员,仙桃市护理学会会员;先后在妇产科、门急诊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省妇幼进修急诊护理,能熟练掌握妇儿急诊护理工作。工作中表现突出,医院表彰为“十佳护士”“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一、什么是小儿高热惊厥?小儿高热惊厥是指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体温骤然升高到38~39摄氏度以上时,突发的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或阵发性抽搐。并伴有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疑视或斜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发绀,呼吸频率改变,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多见于6个月~5岁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急症,起病急,一般数秒至数分钟即可缓解,少见后遗症。但如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会使脑细胞受损,有转变为癫痫或遗留智力低下的风险。当居家患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千万不要慌张,保持从容镇定才能更有效帮助孩子。二、当孩子高热惊厥怎么办?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三步法:第一步、开放气道,第二步、记录病情,第三步、侧卧。开放气道:将患儿放在床上或平坦的地板上,解开患儿衣领使其头偏向一侧,并及时用纸巾或毛巾清理患儿口鼻分泌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避免室息;清理其周围硬物,防止患儿因抽搐发生磕碰。记录病情:观察患儿高热(热性)惊厥发作时的状态,包括眼球、面部、肢体活动等情况,如有条件可录制视频,以便就诊时提供给医生作为参考;侧卧:当患儿停止抽搐后,将其翻转至右侧卧位,翻转后,注意密切观察患儿意识、呼吸及脉搏等情况,待患儿病情平稳10分钟后,及时就医;如果患儿抽超过5分钟,持续不缓解,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发热是引起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因。患儿高热后,“易惊”大多是惊厥的前兆,父母需密切观察,发现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平时注意小儿体温变化,学会观察小儿发热表现,特别是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更应注意观察。家中备好体温计及常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滴剂”(美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泰诺林)等退热制剂。三、常见症状有哪些?小儿热性惊厥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多为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且热性惊厥患儿出现惊厥时多为高热(体温>38.5℃)或处于体温快速上升阶段。惊厥:发热同时,或发热后12小时内出现抽搐发作,表现形式各不一致,但多数患儿表现为全面性发作,即意识丧失,左右厕肢体对称抽搐。抽搐发作时间:多数患儿持续5分钟以内缓解,缓解后有发作后状态,即抽搐发作后疲乏、嗜睡等状态,但清醒后精神恢复如常。四、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外伤意外、脑损伤。
五、小儿热性惊厥病因是?小儿热性惊厥具体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小儿脑发育不成熟有关,有热性惊厥及癫痫家族史者更易发生。发热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多为感染后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常见。
六、常见原因有哪些?1.小儿脑发育不成熟:小儿脑发育不成熟,可能导致本病的原因。2.感染:感染后发热状态为本病的主要诱因。七、哪些人容易患小儿热性惊厥?1.6个月到5岁儿童:低年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患本病。2.突发高热及体温快速上升儿童:体温骤然升高时易出现抽搐发作。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热性惊厥或癫痫病史的患儿,更易发生本病。八、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1.发热伴抽搐发作:多数患儿抽搐发作<5分钟可自行缓解,发作时可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呼吸道,避免误吸窒息,平稳后及时就医。2.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抽搐发作时间过长:若抽搐>5分钟仍不能自行缓解。九、建议就诊科室儿科、小儿神经科、急诊科。十、医生如何诊断小儿热性惊厥?当医生怀疑是小儿热性惊厥时,将通常进行血常规及感染指标、血生化、头颅影像学、脑电图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若患儿发作后精神差,或不是典型单纯性热性惊厥症状时,可能进一步通过脑脊液等检查排除颅内感染以明确诊断。具体介绍相关检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检查:采血进行感染指标检,明确感染严重程度,并明确感染性质,以进一步指导抗感染治疗用药。血生化检查:采血通过检验仪器进行,评估各脏器功能,同时排除电解质紊乱引起的抽搐发作。头颅影像学:头颅CT或头颅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出血、脑梗死等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抽搐发作,同时了解抽搐是否引起严重脑水肿等情况,以指导进一步治疗。脑电图:多在热退后1周进行,通过脑电图机进行检查,了解患儿神经系统异常放电情况,明确诊断同时评估再次发生抽搐发作的风险大小。十一、小儿高热惊厥该怎么治疗?本病急性期首先控制感染,积极退热,根据患儿化验结果选用抗感染药物。急性发作期可给予止惊药物临时止惊。对于有复发风险的患儿,可选用药物预防发作。药物治疗抗生素、抗病*治疗:针对感染菌群不同细菌感染可选用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等。病*感染可给予抗病*治疗,如单磷酸阿糖腺苷等。非甾体抗炎药:针对有过热性惊厥的患儿,此类药物可以起到解热、镇痛、消炎作用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止惊药物:对于惊厥急性发作,多数患儿可自行缓解,若抽搐持续5分钟以上不缓解可给予止惊药物,如地西泮等。间歇性预防用药:对于短时间内频繁拙搐发作(6个月内≥3次或1年内≥4次),发作时抽搐时间长,需止惊药物终止发作的患儿应给予预防用药。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地西泮等药物预防。长期预防用药:对于热性惊厥持续状态抽搐发作>30分钟),复杂性热性惊厥者,应考虑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左乙拉西坦等预防发作。十二、小儿高热惊厥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多数患儿抽搐可自缓解,不影响远期生活质量及智力发育。少数抽搐发作持续时间过长者可能出现不可逆脑损伤,严重者遗留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等后遗症。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不影响远期生活质量。且多数患儿5岁后不再出现发热伴抽搐发作。十三、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按时服药,避免漏服药物,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用药复查:对于长期预防用药患儿,应定期门诊复查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避免出现药物副作用,每6个月复查脑电图,评估继续用药疗程及脑电图恢复情况。十四、如何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加强护理,避免感染:多进行体育运动,可参加跑步,球类运动等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减少感染机会。传染病高发时节应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避免交感染。积极退热:对于有热性惊厥病史患儿,有感染时应监测体温,有发热应积极退热,通常体温>38℃即应给予退热药物。手机下载“开吧APP”
收听节目、参加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