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中医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创医学科学,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与疾病做斗争的智慧。弘扬中华国粹,传承中医药文化。
商丘广播电视台,医院联合打造大型音视频直播栏目《中医养生堂》每周三、周五14:30分,特别邀请医院名医做客综合广播直播间。
今天下午
医院
儿科主治医师刘靖雷
做客FM《中医养生堂》
为大家介绍普及科学的中医养生之道
快戳视频学习一下吧~
专家简介
刘靖雷
主治医师
中医儿科专业,师从山西省儿科名老中医宋明锁教授,擅长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急性常见疾病的治疗以及小儿厌食、遗尿、便秘等慢性疑难病的中医调理。
夏季小儿防病治病需要注意些什么?
宝爸宝妈们又该如何帮助宝宝做到“防病于未然”呢?
小课堂
孩子发热家长如何处理
孩子发热的处理要具体看孩子的具体症状、发热峰值以及孩子精神情况,一般单纯发热,体温不超过38.5度,没有其它不适,且患儿精神较好,可以暂不处理,或者可以口服一些清热解*的药物,这种低烧对于增强孩子抵抗力有一定的好处。如果孩子精神不好,体温38.5度以上,那就需要使用退热药紧急退热了。如果孩子精神不好,体温即使不超过38.5度,或者同时有其它的症状,比如剧烈咳嗽、头疼、腹泻、呕吐、抽搐等,那医院检查了。由于夏季温度高,体温下降困难,不少发烧的小朋友容易引起高热惊厥。所谓高热惊厥就是发烧时突然出现全身抽搐、神智不清的一种症状。如果孩子发热第一次出现抽搐这种情况,医院检查,排除脑炎、癫痫等疾病,如果是单纯的热性惊厥,家长们也不要太担心,高温惊厥通常都是良性的,经有效救治后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只是如果一旦发现这种倾向,要及时给予降温治疗,否则抽搐过多也有可能会继发癫痫。孩子生病到底是打针好还是吃药好
这个要视孩子的病情而定,我的原则是能够口服治疗的尽量口服。其实初起病,比如发烧一两天或者不是太严重的咳嗽,通常都是可以通过服药治愈的。但是你知道,现在很多家长很心急,总希望生病的孩子马上就能够好起来,会主动要求给孩子吊水。其实这样不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孩子的药物依赖性,可能以后再吃药就不一定有效了。如果持续高烧,有肺炎等严重情况或吐泻等失水的情况就需要吊水。孩子生病大人当然着急,但是希望能够充分信任医生,要多一点的耐性,医生建议口服用药就不要要求打针。其实现在的孩子用药味道都比较好,喂起来不会太困难,而且很多中成药,副作用都是比较小的。雪梨炖冰糖治疗咳嗽真的有帮助吗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雪梨实际上也属于一种中药,有一定的药性,也需要对症用药。孩子的咳嗽如果属于寒咳,那么吃了雪梨炖冰糖则会大大加重咳嗽症状。那么怎么区分寒咳和热咳呢?一般来说,嘴唇或舌头比较红的,稍大的孩子咳出的痰呈*色,或者觉得口渴,大便干燥,这种咳嗽就是偏热的。如果痰色为白色,大便较稀的,咳嗽日子比较久而且夜间咳得比较厉害的,通常是寒咳。请注意,寒咳是不能够吃雪梨的。夏季疾病预防小贴士
一是要注意饮食卫生,孩子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冷饮冷食,因为过冷的食物容易损伤孩子的肠胃功能。二就是要手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来以后一定要洗手。三要注意空调的使用,不宜温度过低,进空调屋前先将皮肤汗水擦干,滤网要勤清洁,同时要注意室内定期通风。四是少去密闭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如果家里已经有感冒的大人,应尽量避免与宝宝接触,或戴上口罩杜绝传染给小孩。除了注意日常生活细节,中医在增强孩子的抵抗力,预防疾病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防病是中医强项,中医强调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瘥后防复,突出一个防字,中医的防治手段分内治和外治,内治主要是通过口服中药制剂调理机体,常用的剂型有汤、散、丸、膏、丹等,医院就有自己的口服制剂,比如健儿膏,口感较好,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外治方面有三伏贴、三九贴、小儿推拿、脐灸、穴位贴敷、针刺等疗法,临床上需根据孩子的病情及配合度选择合适的疗法。来源:新闻
订阅号
(医院信息动态)
河南省医院
服务号
(预约挂号请扫这里)
河南医院
医院老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