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科普小儿发热ldquo四不原则
TUhjnbcbe - 2021/9/29 23:45:00
北京治疗皮肤科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俗话讲得好“小儿难养”,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深有感触。尤其对于初为人母无养育经验的年轻妈妈更是谈“热”色变。出现小儿发热时,家长异常紧张与焦虑,在居家护理中,有些家长会误用不当的方法,影响治疗与护理的效果。那么小儿发热“四不原则”到底是什么,一个视频告诉你!

小儿发热

人体正常腋下温度是36℃~37℃之间,当腋下温度超过37.4℃,且一日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即为发热指征。发热分为:低热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41℃以上。发热时间过长或者体温过高,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疲惫不堪、发热等症状。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各种调节机能,从而影响小儿身体健康。

小儿发热“四不原则”

“一不”医院

当小儿一出现发热症状,家医院就诊。如果小儿是处于低热范围内,且精神食欲良好,无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其他症状时,可自行居家观察,每4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增加饮水量和饮水频次。如果小儿发热超过3天,并伴有精神差、咳嗽、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时,医院就诊。

“二不”捂汗和酒精擦拭

居家护理发热小儿时,很多家长把小儿捂得严严实实,不仅影响小儿散热降温,而且还会诱发小儿高热惊厥。正常的做法是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减少盖被,松开衣服,利于散热和体温下降。同时提醒家长用酒精擦拭降温的方法不可取。小儿皮肤娇嫩,酒精对小儿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正确的方法是用温水洗浴或者用温水毛巾擦拭身体大血管分布的部位: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

“三不”着急用退热药

有的家长一遇到小儿发热,恨不得用退热药立即将体温降下来,滥用退热药物。小儿腋温小于38.5℃,不用退热药物(有抽搐患儿除外),只用物理降温,可温水洗澡、温水擦拭、使用冰袋或者冰枕等。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退热药物。目前常用的退热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和布洛芬(美林)等。

“四不”盲目使用抗生素

小儿发热多数是因为病*感染引起的。有的家长一遇到小儿发热就使用抗生素,更有家长主动要求医生给小儿使用抗生素。这样不仅增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小儿康复,还有可能导致小儿肝肾功能受损。正确的做法是小儿腋温超过38.5℃,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早日康复。

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莫测。

幼稚娇儿染疾患,父母通宵未敢眠。

白衣天使神奔走,娘听儿喊泪涟涟。

此情可待成追忆,医学科普传经验。

免除过度医疗害,护佑宝宝常康健。

发热常识见视频,居家观后乐开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小儿发热ldquo四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