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孩子活泼健康的成长是每一位爸爸妈妈最大的心愿。可是生活中总有意外发生,当孩子出现意外事故的时候。大多数家长想到的是拨打,送医院。其实如果爸爸妈妈具有一定的救护、自救的知识,能沉着、冷静、迅速的采取急救措施,就能为宝贝的急救争取时间,减少事故对宝贝的伤害。
为了提高我院职工的儿童急救技能,近期我院护理部危重病护理小组的急救监测组的各位护理老师在工会相关领导的协助下,策划并举办了一场题为“安康杯-家庭安全-儿童意外伤害急救情景剧大赛”。
现
场
大赛采用情景剧的形式展示,由汪媛媛、戴丽琴、胡书凤、曾兰四位来自临床一线的急救护理行家分别设计了气道异物、烫伤、高热惊厥、淹溺四个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情景,组员们配合协作分角色生动活泼地演示了海姆雷克等各种急救技巧和手法。
其中,来自EICU的男护士孙佳饰演了“超人”一角,解救了一位正在过生日却被葡萄堵住气管的孩子,造型靓丽,急救手法干净利索,格外受欢迎~
大赛还特邀了护理部主任段培蓓、工会副主席宦伟民、危重病小组组长修闽宁、顾问陈丽芳、急诊科副主任郭涛以及儿科护士长凌蓉蓉、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督导长蒋蕴琴、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刘志敏、心胸外科护士长李坤作为评委。每个情景剧结束后,来自一线的临床专家评委还纷纷与观众互动,答疑。
最后,本次大赛分别评选出最佳表现奖、最佳合作奖、最佳情景剧本奖和最具创新奖。最佳男女演员奖分别由来自急诊的男护士郭伟凡和妇科的李丹护士摘得殊荣。
新颖有趣的情景剧形式,实用的急救技能,深深地吸引了现场每一名观众。即使不在现场也不用遗憾,小郎中特意将此次急救技能培训的干货整理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烫伤急救
发生烫伤,保持镇定,迅速避开热源。
入院前处理
1.烫伤四肢:没有出现表皮破损可用冷水冲洗局部,或将烫伤处置于冷水容器中泡约30分钟。
2.烫伤躯干:必要时剪去覆盖在烫伤处的衣裤,局部冷水毛巾湿敷,或在湿毛巾上加用冰袋冷敷,冷敷时间20-30分钟。
3.局部有水疱或更严重者,先冷水冲洗20-30分钟,医院治疗。
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次发生
1.给宝宝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建议最高水温不超过50℃,以接近人体体温为佳。
2.不要把热水壶等装热水的容器放在宝宝可以碰触到的地方。
3.不要让宝宝接触有高温蒸气的东西。
4.危险电器远离宝宝,包括饮水机、微波炉等。
5.不需要过早教导宝宝使用电器,以免造成反效果。
溺水急救
发现儿童溺水,
目击者会游泳:使溺水者仰卧,口鼻露出水面,施救者从侧后方靠近,从腋下环抱住溺水者身体,以仰泳姿势将溺水者拖向岸边。
目击者不会游泳:不可盲目下水,应高声呼救。借助工具(绳子、木板、竹竿、漂浮物等)投向溺水者,使其抓住,拖拉到岸边救起。
救上岸,确认现场环境安全,放在坚实的地面上,将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异物(淤泥,杂草),判断意识、呼吸、心跳,如神志清,脱去潮湿衣裤,注意保暖心理安慰,检查有无外伤。如心跳呼吸停止,呼救,使用手机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可请他人拨打)。
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按压呼吸比:1名施救者30:2;2名以上15:2。频率:~次/分。深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5cm,1岁以下(新生儿除外),大约4cm。部位:将双手掌或一只手掌放在胸骨的下半部;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中断不超过10s。
高热惊厥
1、惊厥后,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
2、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扣,用毛巾等置于上下磨牙之间,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
3、控制惊厥。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指掐人中、合谷、涌泉穴等穴位。
4、降温。
冷敷——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或冰袋,也可以使用退热贴。
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以利散热。
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或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
5、给予应急处理措施后,医院进一步诊治。
误吸异物
当异物呛入孩子气管后,首先应清除鼻腔内和口腔内的呕吐物或食物残渣,但不要试图用手把气管内的异物挖出来。
若有呛咳呼吸困难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第一时间采取“海姆里克急救法”:
3岁以下孩子
如果是孩子被异物卡住,可先采用5次拍背法,将患儿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脸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患儿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患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脸朝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抢救者将手指放在患儿胸廓下、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下重击压迫,但要刚中带柔。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排除。
如果年纪较大,能独立站稳,还可以采取站姿,上身略向前倾。家长用双臂从身后将儿童拦腰抱住,同时右手握拳,顶住其上腹部,左手则按压在右拳上,然后用力向上、向后,猛烈而迅速地挤压其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此法也适用于成年人。
文稿:汪媛媛、孙茜
编排:孙茜
医院杏林省中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