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健康讲堂小儿突发高热惊厥,这些急救知
TUhjnbcbe - 2022/7/3 18:47:00
白癜风初期怎治疗 http://m.39.net/pf/a_7328009.html

广州中医院医院订阅号已更名为“白云中医”。我院为白云区中医龙头医疗单位,您身边中医养生保健、医院。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院医院儿科张晓明副主任医师文/广州中医院医院儿科杨嘉妮主治医师

年的7月、8月带着滚滚热浪如期而至,孩子们欢乐地迎来了暑假,爸爸妈妈们也高高兴兴地陪着出门玩耍。不曾想,常常在欢乐之后,很多孩子都突然间出现不适了。近期儿科门诊、急诊发热、呕吐、腹痛病人不断增多。但是最让家长惊恐、医生着急的就是高热惊厥,这个时候也是高发期。

那什么是高热惊厥呢?

高热惊厥,俗称“抽搐”,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各年龄期(除新生儿期)小儿均可发生,以6个月至4岁多见,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

高热惊厥在宝宝发热的过程中时有发生,且大部分是在家中,爸爸妈妈们可以怎样快速处理呢?宝宝发生了高热惊厥后,医院的同时,应首先进行家庭的急救。

家庭的急救:

1.家长首先要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失措。应迅速将小儿抱到床上,使之平卧,解开衣扣、衣领、裤带,可采用物理方法降温(用温水擦拭全身);

2.掐人中穴,将患儿头偏向一侧,以免痰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可用裹布的筷子或小木片塞在患儿的上、下牙之间,以免咬伤舌头并保障呼吸道通畅;

3.小儿抽搐时,不能喂水、进食,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与引起肺炎。家庭处理的同时最好先就近求治。医院,使抽搐不能在短期内控制住,会引起小儿脑缺氧,造成脑水肿甚至脑损害,最终影响小儿智力,个别患儿还会危及生命。

大多数的孩子会随着年龄的长大而逐渐减少高热惊厥的发生,直到完全消失。一般只发生一次。但是,仍可有反复发作的高热惊厥中3%~5%可转为癫痫。所以,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以及发生过一次后预防再次发生的工作尤为重要。

家长会问,怎样可以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呢?

1.提高免疫力

加强营养、合理膳食、经常性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功能的药物。

2.预防感冒

天气变化时,适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去,如超市、车站、电影院等,以免被传染上感冒;如家人感冒,需戴口罩,尽可能与小儿少接触;每天不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家中空气流通。

3.积极退热,这点最为重要!

(1)从没有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宝宝,家长要有防范的意识。宝宝发热后,应积极采取退热措施。体温在38.5℃以下时,要做到护理四要素:温水擦全身(水温应微高于体温;擦拭部位主要为小儿的手心、足心、腋下、腘窝、腹股沟等处,但时间宜短,以防再次受凉,加重病情)、适当多喝水(促进排尿)、饮食要清淡(不增加胃肠道负担)、活动要适度(注意宝宝要休息)。体温如在38.5℃以上时就要用药物退热了。只要您密切注意,积极护理,不让宝宝体温进入高热状态,就能有效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2)曾经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小儿在感冒时,妈妈要严密观察其体温变化,一旦体温达38℃以上时,应积极退热,以防止惊厥再次发生。退热的方法仍然是两种,一是物理退热;二是药物退热(口服美林、泰诺林等)。

特别要注意,首次发生高热惊厥发生后有30%~40%的患儿可能再次发作,75%的患儿再次发作在首次发作后1年内,90%在2年内。因此妈妈在家中要备好一切的急救物品和药品,如体温计、压舌板、退热剂、止痉药等;如果小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体温在38℃左右即应予以药物降温。

爸爸妈妈你们懂了吗?

守护孩子们

要从预防高热惊厥开始!

●指导专家简介●

张晓明

儿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从事儿科工作30余年,曾在医院进修。擅长:熟悉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疗,尤其对新生儿重症救治和监护管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简介●

杨嘉妮

儿科

主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佛山名老中医林国戴医师,曾医院进修学习。擅长:熟悉儿科、新生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擅长中医药治疗调理儿童体质。

儿科门诊开诊时间:

8:00至21:00

-

编辑

庄梦

复核

范利华、何玉妹

责编

潘玉菲

更多科普视频

↓↓↓

↓↓↓

广州中医院医院怎么去?

长按上面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讲堂小儿突发高热惊厥,这些急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