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重症监护室”打通生命绿色通道
市妇幼保健院近日对一名危重症婴儿进行了转院抢救,转运过程中,医院首次采用了“移动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系统。“这名婴儿也成为了全市首例带呼吸机远距离转运成功的案例。”医院有关负责人说。12月12日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收治了一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2个月婴儿,心率最高达到次/分。医院组成抢救团队,按照诊疗规范先后对患儿进行物理治疗、同步电复律和药物治疗,使得患儿心率在短时间内下降至次/分窦性心律,但很快又回到至次/分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该患儿为典型的顽固性心律失常,如果长时间心律失常,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患儿可能发生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主任医师袁新华介绍。经与浙江大医院联系,抢救团队决定将婴儿转至该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征得监护人同意后,团队联合市急救中心,启用了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这个系统被称为‘移动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配备现代化急救医疗设备,如新生儿转运暖箱、专用转运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吸引器以及必备的抢救物品和药物等。”主任医师蒋琦说,虽然团队是第一次使用该转运系统,但是在平日无数次的培训学习和当日严谨的配合下,整个转运过程衔接通畅有序。据了解,该医院从11月起引入了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在转运系统启用之前,面对这样危急的情况,我们往往会选医院取得联系,之后等待他们派车接诊,但新生儿生命脆弱,病情复杂多变,在这等待的时间里也会有意外发生的可能。”医院有关负责人说,转运系统的启用为危重新生儿开辟了一条生命绿色通道,使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好的救治,也标志着我市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截至目前,2个月大的宝宝心率维持在了一个正常范围之内。(湖州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