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生宝宝容易,养宝宝难!照顾宝宝确实非常辛苦。新生的小宝宝,柔弱的样子。而且一切的需求只会用哭闹来表达,这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由于新手父母缺乏一定的育儿经验,所以在日常照顾宝宝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一些蛛丝马迹的异常情况,都会让新手父母们担心不已。
前两天,闺蜜的儿子还没满月,在换尿不湿的时候,发现宝宝的大便变稀,而且还有奶瓣情况。
于是不医院看了医生,医生表示检查后表示宝宝没什么问题,让父母冲调奶粉的时候注意不要太浓,按比例调配即可。闺蜜带宝宝回家之后还是不放心,想着要医院看看。
相信很多新手父母都会有类似的想法。事实上,如果父母能提前了解一些关于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及应对方法,就会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担忧,而且也可以防患于未然。
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关于新生儿时期常见的4种情况,及应对方法,希望能给新手父母带来一定的帮助!
01宝宝吐奶、溢奶
几乎是所有宝宝都有吐奶、溢奶的情况。不过是程度不一样而已。新生儿胃呈水平状,所以溢奶是正常现象。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由于消化不良、吃奶过多或吃奶速度快等原因引起的。
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宝宝出现吐奶现象呢?家长要做到及时捕捉宝宝的饥饿信号,避免宝宝太饿的情况下喂养。
宝宝在很饿的情况下吃奶,会很急、吃得很快,无形中加重胃肠负担,扰乱胃肠功能;宝宝如果出现长期、反复的吐奶现象,家长可以带宝宝去看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益生菌来调理一下胃肠功能。
另外还有一种吐奶的情况可能是母乳或奶粉过敏导致的,建议可以给宝宝更换适合的奶粉。
家长在照顾宝宝时,一旦出现吐奶、溢奶的情况,应该尽快清理宝宝口腔或鼻腔里的吐出物,以免对宝宝的呼吸造成影响。
另外有一些病理性的吐奶,比如吐奶发生的频率较高,家长需要警惕,医院处理。
02宝宝出现肠胀气的情况
新生儿时期,宝宝的各项功能都处于发育过程中。平时喂养习惯、身体代谢等原因,会导致宝宝体内有*气体没有及时排出,从而出现腹胀、肠胀气等情况。
比较常见的表现是宝宝夜间无故哭闹,而且不好哄。通常哭闹时肚子胀胀的,持续半个小时左右就会自行消失。
很多家长会认为宝宝肯定是生病了,其实这是一种宝宝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随着宝宝的生长,体内肠道发育逐渐成熟,菌群稳定之后,胀气的情况也会逐渐消失了。所以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在平时的家庭护理中,家长注意宝宝吃奶或喝水之后,需要进行拍嗝,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胀气情况出现。当宝宝出现腹胀等情况之后,可以试试这么做:
给宝宝做排气操
在宝宝肠道发育尚不成熟的阶段,家长给宝宝做排气操来帮助宝宝排气。
俯趴
也可以让宝宝多俯趴,不仅有利于缓解肠胀气的不适,而且能锻炼宝宝颈部力量。注意在宝宝吃奶1小时后再进行。
“飞机抱”
飞机抱可以有效地缓解肠胀气的不适,宝宝俯卧在家长的手臂上,对宝宝的腹部造成一定的压迫,可以很快消除宝宝的腹部不适感,让宝宝停止哭闹。
03睡觉时的惊跳反射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遇到声音、光线、触碰、改变体位和动作时,新出生的宝宝就会突然抖动四肢,像是被惊吓到的情况。这种行为也叫惊跳反射。
通常情况下,宝宝出生之后的前3个月,很容易出现惊跳反射。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宝宝在3到5个月左右时惊跳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压惊包,或是家里枕头,轻压着宝宝的手臂,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现象。
04打喷嚏、鼻塞
宝宝在洗澡、换尿不湿等时候,会出现打喷嚏的情况。很多家长会认为宝宝受凉感冒了。这是个片面的想法。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新生儿的鼻腔狭、窄且小,但鼻腔里有着丰富的血管,由于鼻腔里的绒毛还没有长出,所以一旦受到一点点的外界的刺激,就会引起打喷嚏的现象。
这种情况不必担心,通常来说,6个月之内的宝宝,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出现生病的情况。
大部分的鼻塞情况都是由于鼻腔里有分泌物导致的,准备一些生理盐水,用棉签蘸取少量的生理盐水,清洗宝宝的鼻道,轻轻按摩鼻翼,即可清理出分泌物,注意安全。
寄语:科学育儿是硬道理!当新生儿遇到新手父母,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很常见。宝宝出现一些常见的情况时,新手父母不必大惊小怪,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宝宝的一些现象。保持警惕并放松心情。多学习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当合格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