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始终是多方媒体热衷报道的话题,也是贴合我们实际生活的话题。新生儿意味着国家有了新的希望,社会发展有了更多的保障,家庭血脉有了新的传承。但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新生儿数量下降至一千两百万,且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仍然很大,但新生人口基数较小,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很大,这一状况极不利于我国的长期发展。照此趋势延续下去,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会越来越严峻,劳动力数量亦会大幅度下滑,预计到今年年底,新生儿出生数量可能会跌破一千万。
▲-新生儿数量及0-14岁儿童人数我国生育*策的几次调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策。当时的计划生育*策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保证人口质量,因为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居民人均素质并不高,且人们的思想普遍保守落后——坚持着传宗接代,多生养好延续香火的想法。但这种没有秩序的任意生养,对那时的社会发展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负担:人口激增,资源不足,一切物品的供应链都会出现问题。*的十八大过后,*中央根据国内人口基数及经济发展情况调整了生育*策,由早期的计划生育变为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策,人口基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迫于各种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一个时期后,我国的生育率又有所下降,故而现今,为了提高新生儿出生数量,缓解人口老龄化现状,我国对生育*策又有了新的调整: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孩子。
▲全面开放二孩*策是什么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
这个问题需要从结婚生育意愿、生存压力、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向来都是男多女少,加之人们的结婚意愿越来越弱,选择在25至30岁之间结婚的人群越来越多,女性生育年龄越来越晚,甚至有些夫妻只想做“丁克”,故而生育率会有所下降;其次,经济社会的发展能给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的追求,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生存压力也会增大,越发达的城市,竞争压力就会越大,就业压力、教育压力、住房压力会导致人们对婚姻及生育的需求欲有所下降;第三点,去年初世界范围内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的传播,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次事件中,我国国民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创伤,各个城市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各行各业的经济也不如以往那么景气,人们的收入来源也不那么稳定,故而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生育的欲望。
▲新生儿想要提高生育率,我们应当怎么做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老年人口过多,没有足够的年轻人去充当劳动力角色,那么这个国家或社会便会陷入发展停滞期,久而久之会出现逆向发展的情况。为了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提高我国生育率,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继续改变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是一些发展滞后的城市或农村中人们的思想。坚持男女平等原则,适当改变法定结婚年龄,给予结婚人群一些福利或帮扶*策,鼓励人们早结婚、早生育。
第二点对于住房、购房*策,*府可以继续稳定房价,减轻年轻人的购房压力;对于教育*策,可以考虑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即小学、初中、高中普及*策,这样既可以提高人口素质与质量,又可以降低一个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成本;同时,就业帮扶*策也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考虑有新的革新。
▲可爱的婴儿第三点,长期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之下,我们便无法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所以我们应当竭尽全力,尽早研制出永久有效的新冠疫苗,彻底打败新型冠状病*,并且保证全民注射,没有了疫情的威胁,人们才能更好地投入生产生活,才能更加放心地生育后代。
▲刚出生的婴儿结语
新生儿是国家、社会、家庭的新希望,亦是缓解代际矛盾、人口老龄化现状、增加社会活力的新希望。一旦新生儿出生数量跌至一千万以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国情便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劳动力供给亦会长期不足,经济发展及社会的正常运转亦是难以为继。据此,我们应当从大局出发,在各项*策改变的同时,积极响应各种*策,尽可能地提高我国生育率,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保证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更多的保障。中国未来的创新进步,需要新一代的接续努力,“少生优生”已是过去式,“多生优育”才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生育*策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