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很多新手妈妈怀胎十月,终于迎来宝宝的诞生,本以为终于可以放松了,可谁知道新生儿的前六个月就如同“西天取经”一般,一关比一关难。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很容易措手不及。
新手宝妈千万不要因为“卸货”就松懈了,恰恰相反,这6个月不仅不能松懈,还需要加倍谨慎。所以各位宝妈还是来听听过来人怎么说吧
新生儿的前六个月最需重视的5件事:1-2周的*疸期,1月龄吐奶,2月大又开始厌奶,3月睡眠倒退期,长牙期。熬过这五个阶段,宝妈才能真的松一口气!
一、新生儿*疸
很多宝妈会发现,宝宝出生两三周,皮肤越来越*,一开始是脸色变*,然后是身体、四肢渐渐都开始变色发*,这就是新生儿*疸。
虽然孩子出生时,在医院就会检查宝宝是否有这些症状,但其实很多孩子都是回家之后才出现新生儿*疸。宝妈先不要惊慌,之所以会出现*疸,是因为新生儿的内脏还没有发育完全,无法代谢*素和有害物质,很多时候婴儿是可以自行治愈的。
宝宝出现*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上的,这种新生儿*疸症状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消失,不需要专门治疗。另一种就是病理性的了,宝宝如果在出生日出现全身性*疸,嗜睡厌食等症状,宝妈就需要提防是否是病理性*疸,一两日内情况仍未好转,需及时就医。
如果婴儿在家出现生理性*疸,宝妈要怎么做?
增加进食,母乳喂养少量多次
无论是选择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可以尝试给出现生理性*疸的宝宝增加喂食量。由于刚刚生产完的宝妈一般奶水很少,三日后才会渐渐充足,所以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更易因为进食量少而出现生理性*疸。增加吸奶量,促进排泄,有助于缓解*疸症状。
适当补充水量
如果孩子前几天进食量很少,可以适当补充温水,促进排泄。
适当晒太阳
如果天气允许,可以让新生儿每日至少晒1小时的太阳,或者在一定得防晒设施下日光浴。晒太阳有助于婴儿体内各种元素的吸收以及*素的新陈代谢。
二、吐奶期
新生儿吐奶是非常频繁的,一开始是因为不会喝奶,喝得太急导致的,后期是因为胃小,吸食过量就会吐奶,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导致吐奶,但是孩子吐奶是常见现象,不必惊慌。
宝爸妈要掌握拍隔这个“必备技能”,每次喂食之后都拍一次嗝,直到孩子吐奶现象减轻或消失。就可以考虑不再用拍隔了。
三、厌奶期
当宝宝四五个月大的时候,很多宝妈就会发现曾经天天离不开喝奶的宝宝,突然不喝了,喂奶的时候,宝宝会表现出抗拒、扭头等行为。
其实不是孩子不喝奶了,而是随着孩子视力、听力的提高,周围的环境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大,喝奶的时候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这种现象一般会保持一到两周
当宝宝进入厌奶期,我们要如何应对?
首先,减少每餐的量,少食多餐,不要强制宝宝进食。其次,要减少周围的干扰因素,尽量在安静、无人的环境下喂食,避免分心。第三可以增加活动量,让孩子挥挥手、动动腿,提高能量消耗,能增加饥饿感。等宝宝接受对新世界的认知,就可以平稳度过厌奶期了。
四、睡眠倒退期
三月龄之后,新生儿会陆续进入睡眠倒退期,最长会持续1月左右,这段时间简直就是宝爸宝妈的“噩梦”,宝宝白天睡的时间也不长,可起夜却越来越频繁。不同的孩子睡眠倒退期表现也不同,但绝对会挑战所有爸妈的作息。
有的孩子起夜频繁,而且哭闹严重,父母千万不要太过烦躁,稍微耐心一些,如果你急躁的去哄他可能效果会更不好。
如果孩子进入睡眠倒退期,爸妈一定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及作息安排。减少孩子白天的睡眠次数,睡前喂食一次,避免孩子饿醒哭闹。
五、长牙
孩子一般会在六个月生出第一颗乳牙,当然具体时间也是因人而异的,体质不同,长牙也有先有后。
宝宝在长牙的时候会有很多不适的感觉,例如发热、好啃食,咬人等等,都属于正常情况。
前期如果生牙困难会出现发烧的现象,不需要用药,多饮用一些温水,勤观察。乳牙萌出后宝宝会感到牙龈不适,因此而啃咬物品,宝妈们提前准备一些儿童专用的磨牙用品。
乳牙成功长出之后,要注意牙齿口腔的卫生问题,不要残留母乳或奶粉在口中。
都说十月怀胎辛苦,宝宝在母体内培育十个月,出生后的六个月则是一个体外孕育的过程。这六个月,宝妈们是最为辛苦的,不同的时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