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指的是胎龄不足37周就出生的宝宝。据估计,全球每年有万早产婴儿降生人间,其中大约有万婴儿死于早产并发症。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是继肺炎之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许多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也将面临终生残疾,包括学习障碍、视力和听力问题。那么,早产宝宝出院后家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做好早产儿的护理工作,这8点要注意
1、预防感染
由于早产儿抵抗力低下,抗病能力弱,除专门照看宝宝的人外,最好不要让他人(特别是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专门照看宝宝的人在给宝宝喂奶或做其它事情时,要洗净双手并换上干净清浩的衣服。
2、注意保暖
新生儿皮肤薄、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与成人相比相差很大,散热多、产热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健全,因此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家长要注意保持宝宝的体温及室内的温度适宜,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
3、科学喂养
母乳是早产儿最好的营养来源,新妈妈要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有利于增强宝宝抵抗力。
也有些宝宝因为母乳不足,需要添加早产儿奶粉。我姐就是早产,产后一直没有奶水,医生就建议给宝宝喝优博安能早产儿配方,专为早产儿设计,营养更有针对性,助力早产宝宝尽快追赶生长,我外甥现在8个月大,身高、体重、头围各方面发育都跟足月宝宝没什么区别。
刚出院回家头两三天内的宝宝,每餐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待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早产宝宝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胃肠功能。
一般采用少量多餐、间断式的喂食方式。每喝奶一分钟,便乳头抽出口腔,让宝宝能平顺呼吸约十秒钟,然后再继续喂食。这样的间断式喂食,可减少吐奶发生或呼吸道的压迫。
4、给予抚触
抚触给宝宝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宝宝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宝宝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宝宝智力的发育,还可以减少宝宝哭闹,促进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5、预防接种
很多早产儿因体重过轻,是不能接种疫苗的。
一般体重达g以上可进行第一针乙肝疫苗预防注射,卡介苗接种要体重大于g以上才可以接种。其他疫苗和同时出生的足月儿一样定期正常接种,不需要按照纠正月龄。通常建议早产儿出院后回家后,待宝宝情况稳定之后,在接种疫苗前建议咨询医师,由医生评估之后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总之,家长只要精心养护心爱的宝宝,细心观察宝宝变化,不要过分紧张、焦虑,通过科学喂养,早产宝宝一定会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