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出生的,新手爸妈会发现,宝宝有一些看似“异常”的表现,让宝爸宝妈担心忧虑。不过,以下这些异常都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1.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宝宝在出生35天内,体重会有所下降,变得比出生时要轻一些,减轻差不多一般不会超过出生体重的10%。
这是因为宝宝出生时,身体里还帯着胎便,等胎便排掉了之后,宝宝的体重自然会下降。同时,出生后宝宝从羊水浸泡的环境改变到空气中,经由皮肤会丢失部分水分,造成体重下降。另外,出生3天内的宝宝,胃容量小,吃得少,自然会让宝宝体重减轻。
不过家长别担心,在宝宝出生后7~10天左右,体重就会开始恢复到出生体重,随后进入体重增长阶段。
2.头部不平
经常遇到很多妈妈来问我:「医生,我家宝宝生下来头不平,是怎么回事呀?」
其实,正常小婴儿出生后,头部都不是正圆形的,可能会有扁扁的形状。顺产的宝宝,因为产道挤压,头顶会比较尖,但基本过12天就会恢复正常。
还有的宝宝头皮会肿肿的,叫产瘤,差不多在24小时内也会消失。
如果24小时以后,还能明显感觉到宝宝头上有个软软的、凸起的包,这有可能是头皮血肿。是宝宝头部经过妈妈产道挤压时引起的皮下出血,大部分头皮血肿会自己慢慢吸收,不需特殊处理。
3.长马牙
有的新生宝宝的牙床或口腔上顎,会看到一粒粒白色的小凸起,称为上皮珠,俗称“马牙”,其实不是真正的牙齿,而是宝宝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堆积所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家长不必担心,无需处理,马牙会慢慢脱落,脱落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23个月时会自动消失,也有的宝宝到34个月才会脱落。
也许有的长辈会告诉你,马牙是要挤掉的。这是错的,千万别去挤,不仅可能弄伤皮肤,还容易感染。
4.打喷嚏
当你给新生儿换尿布,或者洗澡时,会发现宝宝很能打喷嚏,很多父母误认为宝宝感冒了。其实这是外界冷空气或微小物质如棉絮、绒毛或尘埃等进入鼻腔刺激宝宝鼻黏膜引起的神经反射,引起打喷嚏。生理性打喷嚏,通常不伴有鼻涕、发烧。
5.频繁打嗝
宝宝打嗝是由于新生儿横隔膜发育不完善引起的,一般通过拍后背、喂温开水等方式缓解。随着宝宝长大,一般宝宝长大到3-4个月,这种打嗝的现象会越来越少,不必过分担心。
6.生理性抖动
新生儿常在入睡之后有局部的肌肉抽动现象,尤其四肢会出现突然轻轻抖动症状。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发育不成熟,这不是癫痫,也不是缺钙。爸爸妈妈们不要认为这是疾病,更不要随便给宝宝补钙。
7.肚子咕噜叫
很多时候,当妈妈给宝宝喂完奶、抱在怀里的时候,会听到宝宝的肚子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这不代表宝宝消化不好,而是在新生儿这个阶段,宝宝肠胃反射比较活跃,吃完奶后肠子就开始蠕动,所以就会发出咕噜噜的肠鸣音。
大人也会有肠鸣音,只不过我们腹部皮肤和脂肪比较厚,很难被听到而已。宝宝腹部薄,就容易听到。
8.喉喘鸣
新生儿呼吸时,经常会听到喉咙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这并不因为宝宝有痰,上呼吸道感染了。这是由于新生儿喉软骨发育不完善,还比较软造成的,随着宝宝长大,柔软的喉软骨会慢慢变硬,大多数在宝宝六个月喉喘鸣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