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一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①母乳喂养是婴儿出生后最佳喂养方式。
②婴儿出生后不要喂给任何母乳以外的食物。
③应坚持纯母乳喂养至婴儿满6个月龄。
④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只要母婴不分开,就不用奶瓶喂哺人工挤出的母乳。
⑤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在婴儿6月龄前添加母乳之外其他食物的,应咨询医务人员后谨慎做出决定。
⑥配偶和家庭成员应支持和鼓励母乳喂养。
准则二生后1小时内开奶,重视尽早吸吮;
①分娩后母婴即刻开始不间断的肌肤接触,观察新生儿觅食表现,帮助开始母乳喂养,特别是让婴儿吸吮乳头和乳晕,刺激母乳分泌。
②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③婴儿吸吮前不许过分擦拭或消*乳房。
④通过精神鼓励、专业指导、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等辅助开奶。
准则三回应式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①及时识别婴儿饥饿及饱腹信号并尽快做出喂养回应,哭闹是婴儿表达饥饿信号的最晚表现。
②按需喂养,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喂奶时间,但生后最初阶段会在10次以上。
③婴儿异常哭闹时,应考虑非饥饿原因。
准则四适当补充维生素D,母乳喂养不须补钙;
①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10微克。
②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补钙。
③出生后应注意补充维生素K。
准则五任何动摇母乳喂养的想法和举动,都必须咨询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并由他们帮助做出决定;
①绝大多数母亲都能纯母乳喂养自己的孩子。
②母乳喂养遇到困难时,需要医生和专业人员的支持。母亲不要放弃纯母乳喂养,除非医生针对母婴任何一方原因明确提出不宜母乳喂养的建议。
③相对于纯母乳喂养,给6月龄内婴儿任何其他食物喂养,对婴儿健康都会有不利影响。
④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母乳喂养失败后的无奈选择,或母乳不足时对母乳的补充。
⑤不要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和普通儿童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6月龄内婴儿。
准则六定期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①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②6个月龄内婴儿每月测量一次身长、体重和头围,病后恢复期可适当增加测量次数。
③选用国家卫生标准《5岁以下儿童生长状况判定》(WS/T-)判断生长状况。
④出生体重正常婴儿的最佳生长模式是基本维持其出生时在群体中的分布水平。
⑤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不宜追求参考值上限。
以上科普资料依据来源:《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