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雯刚生完宝宝,去看她的时候,小宝宝安静的在睡觉,像小天使一样。晓雯说,当妈妈的感觉真奇妙,看着宝宝别提有多幸福了。我刚当妈妈那会儿也是这样,看到宝宝什么疼、什么累都跑到九霄云外了。但不一会儿,晓雯就喊我:“你看,囡囡(宝宝的乳名)最近总这样,使劲儿蹬腿,这是咋了?是不是不舒服?”
寻着她的声音,我看过去,好像真的是这样,小宝宝紧闭双眼,伸着小胳膊,双腿使劲儿蹬开。一旁在收拾衣服的婆婆凑上来看了一眼:“呀,我大孙女‘在长个’呢!”我和晓雯几乎同时喊出来:“真的吗?”
婆婆斩钉截铁的说是,还跟我们分享了,她之前带晓雯老公的一些故事,说孩子小时候这样,就是在长个头!
宝宝蹬腿、使劲儿、脸憋红,是在长个子吗?
新生儿出生后,吃吃睡睡,好像没有其他事情做了。但你若是细心的妈妈,会发现,有时宝宝会蹬腿、使劲儿,小脸憋的通红,还会发出“嗯、嗯”的声音,他是不舒服吗?还是像晓雯婆婆说的,是在“长个”呢?
新生儿有这些表现,其实和长个子关系不大,而是身体发出的信号。长个子(处在猛涨期)的宝宝,会有如下表现:
1.吃奶量增加,次数也增多了;
2.衣服变小了,穿上扯着不舒服;
3.睡觉翻来覆去,经常醒来吃奶;
4.情绪烦躁,喝母乳也会哭闹。
宝宝真的是在长身体,表现不只是蹬腿、使劲儿,而是上面的这些。带二宝的过程中,我也发现,猛涨期的孩子,是最难伺候的,哭哭闹闹不说,还总是找妈妈抱,好像一点安全感也没有。
宝宝用肢体语言发出3个信号
孩子睡觉时的小动作,可能是他自身发育问题,也可能是身体不舒服,通过动作向父母发出求救信号呢!
1、“我的身体不舒服”
睡觉是身体休息的重要阶段,这时候睡眠环境不好,宝宝感觉闷热等,都可能是他蹬腿、使劲儿、哼唧的原因。在集上有些宝宝可能缺钙、肠胀气等等,这些需要父母用心观察,才能找到原因。
2、“我玩的太兴奋了”
睡觉前玩的太兴奋了,太开心了。婴儿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处在兴奋状态,入睡变得非常困难了。还可能因此做乱七八糟的梦,导致睡不踏实,蹬腿等现象。
比如,睡觉前被父母斥责、听了恐怖的声音(故事)、(玩的太开心了)等等,都会影响到宝宝的睡眠。
3、“我不困”
婴儿还未形成自己的睡眠规律,晚上睡得晚,白天睡不着,这种是很常见的。二宝经常半夜醒来,有时候玩上一两个小时再睡。有时晚上睡早了,频繁夜醒,我就要在身边陪着……
宝宝睡得好,才能长得高
睡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占很重要的一环,不管是幼儿期还是成年后。如果宝宝睡眠时不踏实、睡不好,势必影响到身高的增长。
1、温度、环境适合
适合婴儿睡眠的室内温度在26~28°,太低、太高都会影响到睡眠质量。有些妈妈会给宝宝盖上厚厚的被子,担心他着凉了。但其实,这些是很没有必要的,婴儿新陈代谢快,本身出汗多,盖太厚容易捂热。
2、去掉束缚
有些不必要的舒服,比如袜子、手套,请在宝宝睡觉时摘掉,那会让他很不舒服,睡不好、睡不踏实。
如果妈妈担心宝宝因此着凉了,或者蹬被子,可以选择睡袋、襁褓等,包裹住你的宝宝。
3、缓解肠胀气、肠绞痛
这种情况一般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出现的频繁,等到四个月左右,逐渐消失。婴儿胃部吸入多余的气体,会影响到胃肠正常运作,刺激肠壁肌收缩,肚子硬硬的,鼓鼓的,宝宝不舒服,就可能扭动身体,双脚乱蹬,小脸憋的通红……
如果可以,请及时抱起你的宝宝,跟他轻声耳语,说说你们之间的悄悄话。宝宝很快会安静下来,或者乖乖听你的喃喃自语。
平时给宝宝顺时针(逆时针)按摩腹部,或使用飞机抱的方式抱着宝宝,也能缓解肠绞痛现象。
枕边育儿寄语:
婴儿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没带过娃根本不懂的情况,也会有老人的“老话说”。比如今天提到的婴儿憋红脸、蹬腿、使劲儿的话题,双方各执一词。但对于新生儿喂养,家长还是要秉承科学的态度,遇到问题先去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针对性处理。这样才能保证,你和你的孩子,顺利度过,这段美好且难忘的婴幼儿期。
有奶睡的困扰?这几个方法戒掉奶睡,一觉睡到大天亮
为什么要让孩子多看绘本?三个理由难反驳,附2~5岁儿童绘本推荐
辟谣:宝宝枕秃就是缺钙?看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