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时期,宝宝对睡眠的需求非常大,每天至少要睡18-20个小时,其它时间不是吃奶就是拉撒,几乎没有醒来玩耍的时候。按理说,新生儿应该很好带,但是很多新手爸妈发现,新生儿时期,宝宝睡觉常常不安稳,总是出现惊跳现象,有时还会把自己吓醒,开始哭闹。
为什么会这样?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难道真要像老一辈说的那样,把宝宝的胳膊腿都绑起来吗?
其实,一条普通的包巾/毯子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新生儿为什么睡觉不安稳,总是惊跳?
新生儿常常惊跳,是因为他们出生时,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尤其是神经髓鞘还没有形成,当受到外来声音、摇动等刺激时,很容易发生全身反应,就好像被惊吓到一样,睡眠不安稳,频繁惊跳,甚至把自己惊醒。
这种惊跳现象属于新生儿特有的反射之一,每个宝宝都存在,时间比较短暂,一般两个月左右就能消失。
虽然没有什么危险,却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让新手爸妈非常头疼。
要想新生儿睡得好,可以把他“包”起来
新生儿睡眠不稳、易惊醒?一条毯子就能解决,赶紧把他“包”起来!
要想新生儿睡得好,可以用包巾或者毯子把他包裹起来,也就是所谓的“包襁褓”。
为什么说“包襁褓”能够让宝宝睡得好,不惊跳呢?关键是这三个作用:
1、防止惊跳。把宝宝包裹起来,可以稳定四肢,防止宝宝惊跳,睡眠自然就会更安稳一些。
2、满足安全感。胎儿时期,宝宝住在安全温暖的子宫里,到了孕晚期,宫内变得非常拥挤,他们需要一直保持蜷缩状态直到娩出,也就是说,他们已经适应了这种蜷缩的姿势和拥挤温暖的环境。分娩后,宝宝来到这个陌生空旷的环境里,虽然四肢可以活动,但是缺乏子宫的“包围”,他们反而会缺乏安全感。如果把他们包裹起来,就能帮助宝宝体验胎儿时期温暖、拥挤、安全的环境,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3、舒服保暖。宝宝的体表面积相对比较大,散热快,躺在床上虽然盖着被子,但是被子很难紧贴身上,可能会漏风冷到宝宝。把宝宝包裹起来,既舒服又保暖,睡的自然更踏实。
PS:如果新生儿常常惊跳,睡眠不太安稳的话,爸妈赶紧把他“包”起来吧。
“包襁褓”≠“蜡烛包”
注意,我们这里说的包裹起来,是“包襁褓”而不是老一辈的“蜡烛包”,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爸妈千万不要搞混了!
老一辈包裹宝宝时,常常把他们的胳膊、腿拉直,用被子紧紧包住,还要在外面系上带子,宝宝完全活动不了,据说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罗圈腿。
这种包法,不仅会影响肺的发育和呼吸,降低肺的抵抗力,增加感染机会;还会压迫腹部,影响胃肠道蠕动,降低消化,影响食欲。同时,还会让四肢活动受限,不利于骨骼、肌肉的发育。
根据现有案例,“蜡烛包”的危害不止这些,严重者还会诱发新生儿髋关节脱位,影响髋臼的发育。
因此,“蜡烛包”是一种危险的、错误的包裹方式,爸妈千万不要胡乱使用。
而“包襁褓”,虽然也是把宝宝包裹起来,但是跟“蜡烛包”不同,“包襁褓”不会特别紧,不会使劲挤压,不会拉直并固定腿部,下半部分拥有足够的空间,宝宝的腿是自然弯曲的,腿脚也都是自由活动的。
不仅不会发生“蜡烛包”的危险,还会模拟宫内环境,让宝宝既舒服又暖和,拥有良好的安全感,睡个安稳觉。
五张图片教你正确包裹宝宝
“襁褓”如何包裹,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五张图片教你包裹宝宝的正确方法。
要想新生儿睡得好,可以把他“包”起来!五张图片教你正确包裹娃
1、先准备一块包裹宝宝的毯子,把毯子摆成菱形平铺在床上,然后把菱形最顶端的一个角折起来。
2、折好后,把宝宝平放在毯子上,肩膀在折角的中间位置。
3.把宝宝的左胳膊自然弯曲放在身体一侧,把同侧的毯子拿起来包过去,把右侧胳膊放在毯子外面,将毯子掖到宝宝右侧身下。
4、把宝宝的右胳膊自然弯曲放在身体一侧,将毯子下面的那个角掖到肩下(注意脚下留出一些空余,让宝宝腿脚有活动的空间)。
5、将右侧的毯子,拿起来包住宝宝身体,然后将尾端压在宝宝身下就可以了。
是不是很简单?
不过包裹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下:
a、不要用毛毯子、厚毯子,太厚不太好包裹,透气性差还带毛,很容易堵住宝宝的口鼻,阻碍呼吸。
b、不要包裹太厚、太紧,太紧活动受限,太厚宝宝容易出汗,刺激皮肤,反而对发育不利。
c、不要长时间包“襁褓”,睡眠安稳后不包也可以。平时穿着舒适的衣服,盖着小被子照样睡的很好。
d、如果新生儿特别容易惊喜,可以经常包“襁褓”,但是不要包得过紧,一定要给宝宝留出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温暖舒适的环境里成长。
上述就是包裹新生儿的正确方法:这样包裹舒服又保暖,新手爸妈可收藏!
叮麻寄语:
新生儿出生后,有很多特别的表现,比如文章中的惊跳现象,看似异常,却是正常的反射行为,每个宝宝都会经历。新手爸妈遇到后,不要担心,多看育儿书籍,学习育儿知识,了解新生儿的表现,通过科学适用的方法解决问题!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儿,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